零零客微文大全00ke.net

  • 【传承人】曲阳雕刻传承人赵淑红:鬼斧神工赋予石头生命!
  • 来源:中国妇女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本文刊于《中国妇女》7月上


27年,赵淑红传艺授业,只为传承和发展中华石雕技艺的代表——曲阳雕刻。大匠精神,桃李无言,都镌刻在遍及海内外的曲阳石雕作品中。

一块冰冷的石头,集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沉睡千万年后与艺术家一经邂逅,通过艺术家的雕、琢、刻、磨、塑,成为令人惊叹的艺术品。

曲阳雕刻传承人赵淑红和她的学生们,创作了一件件精美绝伦的石雕作品:栩栩如生的佛像,人物和动物石像,仿古建筑上的雕栏玉砌、龙飞凤舞、花鸟走兽。既有上百米长的恢宏巨作,又有长不盈寸的把玩珍品,展现着曲阳雕刻艺术的魅力。

赵淑红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阳雕刻代表性传承人,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2018年度河北省三八红旗手标兵,河北曲阳雕刻学校校长

临危受命挑重担


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下部,有展现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画卷的八幅浮雕。这栩栩如生、撼人心魄的汉白玉石雕,就是河北曲阳石雕的代表杰作。曲阳雕刻技艺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元,而流传至今,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曲阳有得天独厚的汉白玉大理石资源,两千年传承不衰的雕刻技艺与文化,数以万计的从业人员队伍。河北曲阳雕刻学校是1985年由国家教委投资兴办的、全国唯一 一所以石雕为骨干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一度兴盛后,陷入了发展瓶颈。

2004年,雕刻学校濒临倒闭,县委县政府决定进行改革,竞聘新校长。通过专业以及阐述对学校发展规划演讲等测试,赵淑红在六个竞聘者中脱颖而出,被聘任为校长。

面对年久失修的危漏校舍和杂草丛生的院落;面对匮乏的图书资料,落后的教学设备和实训设施,学生退学,教师流失的现状,赵淑红知道,一切从零开始。那一刻,她骤然感觉到肩上担子之重。她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干好。

赵淑红带领学校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工,对学校重新进行了科学规划和精心设计,立下2008年成为省重点职业学校的目标。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她多方筹措,筹得资金1860万元,大力改善办学条件。短短两年的时间,泥塑室、雕刻大棚、雕塑室、学生餐厅等相继建成,雕刻学校建成了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环境优美的雕刻人才教育培训基地。

经过市场调研,赵淑红决定调整学校专业设置,凸显学校的鲜明特色,开设雕刻、泥塑、电脑设计三个专业,学制均为三年,并且面向全国招生。至此,学校终于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于2008年一举跨入“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行列。在校生也由2004年的不足200人增加到目前的4000余人。

为山西临汾华门广场设计制作《五十六个民族》群像


鬼斧神工赋予石头生命


“山有魂魄,石有风骨。在赋予石头生命和价值的同时,不要让其失去原有的风骨神韵,不要因为复杂的工艺掩盖了自然之美,正所谓,自然有大美。如今已是石雕界名师专家的赵淑红如是说。这话令人想起米开朗琪罗所言“其实这形体本来就存在于大理石中,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

27年前,赵淑红还是石雕界的“丑小鸭”。刚刚河北师范大学毕业进入曲阳雕刻学校任美术老师的她,接到任务要为邢台煤矿工人做一组雕像。矿工又苦又累又脏,似乎跟美一点也不沾边,怎么才能把美和他们联系到一起呢?她想到煤矿工人采煤给大家带来温暖、光明,于是把主题定为——开采太阳的人。找到主题之后,她开始制作泥塑。雕塑制作的基础是使用泥塑进行初步的样品制作,再转换成硬质材料如石头、金属等。石膏便于固定原模,价格较低,也能保存。用硬质材料雕塑之前,大多数作品必须先翻制成石膏像,然后再根据需要,加工石质雕塑成品。因此,翻制石膏模具是雕塑家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当时她设计的矿工塑像有2米高,也就意味着要翻制一个2米高的石膏像。模具做好后,赵淑红和队友往模具里倒石膏泥。“实心的,200多斤,一个人根本翻不动,要几个人合力才能完成。那次的任务真是摸爬滚打地完成了。”她哈哈大笑。后来她去中央美院进修学习,才摸索着学会制作空心石膏像——往模具里倒石膏泥时,要顺着壁倒,计算石膏泥干的时间,再顺势用手轻轻晃动,像烙饼时转动炒锅一样。经过反复练习,她终于完成了独立操作的空心石膏像的翻制。

2005年,赵淑红为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制作雕像。她先依照稻盛和夫照片制作初稿,制成后她怎么看怎么都不满意,总觉得形像神不像。为了达到满意的目标,她花时间看了大量关于稻盛和夫的书籍,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再反复在泥稿上做了细节修改,终于完成了令自己满意的作品。稻盛和夫先生拿到雕像后,对她说:“这是我收到的最神形兼备的雕像。”一句夸赞,让赵淑红信心倍增,她更加刻苦研习石雕艺术。

二十多年来,她师承古法、大力创新、以精取胜,创作了一大批雕塑精品:日本神户大型汉白玉雕塑“百龙嬉水”,“深圳世界之窗”,“印度佛塔群”,以韩美林先生的雕塑作品“大舜耕田”为蓝本,放大制作的亚洲最大城市雕塑……产品远销日本、新加坡等15个国家,享誉海内外。作品《呼啸》在第三届国际雕刻艺术节石雕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作品《福家润万代》


石雕艺苑桃李芬芳


赵淑红不止一次强调,雕刻艺术传承一定要办好学校,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仅是匠人,更应该是艺术家。只有懂得艺术的精髓,再加上匠人精湛的技艺,才能雕刻出有“生命”的作品。她对于艺术有独到的理解,认为人的思想文化和人格素养深刻影响着艺术创作。在教学过程中,赵淑红注重文化教育和品德教育,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有道德、有理想、有高超技艺、有创新能力的实用型精品雕刻人才。特别是利用校办工艺雕塑厂,开展对学生的实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实现育人和增收双赢。

“培养一个孩子、脱贫一个家庭、创办一个企业、引领一方产业,传承工匠精神,培养大国工匠。”是赵淑红办好雕刻学校的初心和野心,如今正在一步步实现着。

赵淑红指导学生绘制图稿

学生马若特是曲阳县灵山镇辉岭村农家孩子,家境贫寒,学校减免了他的学费。马若特从小喜爱画画,人聪明,有天赋,“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很有想法,但刚来的时候吃苦精神不够,我经常鞭策他。”赵淑红手把手的教学,让悟性极高的马若特很快开了窍,作品层出不穷,订单也一个接一个地找上了他。尝到甜头的马若特跟家人商量后,把妹妹马腾原也接来学手艺。如今兄妹俩都是省级工艺美术大师。2010年,马若特创作的《中国红》《信息时代》等泥塑作品,还入选参展上海世博会。

和马若特同届的和海龙也是如今的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和海龙学艺专注,做雕刻经常是通宵达旦。他特别喜欢佛雕文化,赵淑红教导他,佛雕一定要抠细节,稍有差池,神态就失真了。因此,他钻研佛经,把每尊佛的属性都了熟于心,如今已经享有较高的业内声誉。“雕刻行业,人才稀缺,一般一天能挣200到500不等,这对解决贫困家庭的经济问题很见效。”赵淑红说,和海龙毕业后也介绍姐姐和红茹来学习,改善了家庭的贫困状况。

如今,赵淑红桃李遍及各雕刻企业,有的受聘到外省市和国外,成为了雕刻技艺传承和创新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已同步到看一看
















    发送中













    其他

    << 41 42 43 44 45 >> 

    公众号 • 中国妇女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