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忆东:美国用钱买时间,明年一季度前美联储政策不会收紧
- 来源:投资作业本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框架已经从2019年以后和以前大不一样,它已经完全的改变。现在很多投资者,特别是中国内地的投资者老是认为美股要崩了,美国要完蛋了,美股通胀这么高,经济又这么好,美国简直就是过热了,怎么想都觉得美联储要加快收紧的步伐,但事实上这种思考用的是一种“旧地图”,觉得美联储以前就盯住通胀,关注通胀胜于其他。”
“下半年,美国经济会有一个韧性。不是说一下子从十八层楼向下跳,而是它会维持一个区间震荡,整个边际增长的动能会减弱,这个时候没有必要进行刺激政策,这是第一点,美国经济增长的维度会放缓,环比的动能会减弱。”
“到了下半年,(美国)失业率的情况会缓解….. 美国这一轮失业率下行相对比较平滑,而不是快速的陡峭…..(美联储)他们的着重点还在于就业。美国实现充分就业之前,社会矛盾的压力缓解之前,美国覆水很难一下子收起来。”
“美国下半年的通胀不会一下子下去,通胀的峰值在二季度,但是下半年通胀可能还在高位徘徊,需要美联储控制住美国的实际利率。”
“在当前大国博弈的背景下,我们认为美国是用钱买时间,这是重新编了一个美国梦,意味着无论是美元、美元汇率还是美国长债利率最终都要服从于所谓新的美国梦,用钱来买时间,买美国经济复苏的时间,买美国内需扩张的时间,近期无论跟韩国还是一些区域,美国都希望这些区域的先进制造业能够到美国,买制造业回流美国的时间,买美国科技创新升级的时间。”
“在政策转向之前,其实是可以预期的,美联储会引导市场的预期。而且在美联储的政策之前,可能还会有其他的政策,包括税收。”
“美联储的政策相当于全球流动性的总阀门,这个总阀门至少今年乃至明年的一季度,我们还是很难看到收紧。”
“能够推动美股指数向上涨的主心骨的这些公司并不贵,放在全球都不贵,跟A股相比也不算贵。反而相对弱的,比较偏题材性的比较贵。”
“美股肯定不是熊市,这个时候美股出现熊市,一定是全球性的系统风险……只要美股不是一个大熊,它是一个偏牛或者偏结构型的市场,带来全球其他市场就有机会。”
“不要以为美股指数很牛,忽略了美股市场的专业化、机构化的特征。我一直讲尽量用买基金、定投基金为主,让专业的投资者参与到美股,不要用炒A股的思路,散户化的思路考虑美股的市场。”
“全球都进入到低增长、低利率的时代,是一个新平庸时代。这个阶段就要找全世界最优秀的公司……全球化配置的时代已经开始了。”
5月25日,在第一财经举办的《云上会丨全球资本市场联动,美股配置价值几何?》的直播中,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分享了上述观点。
以下是投资作业本(微信ID:tuozizuoyeben)整理的精华内容,分享给大家:
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已大大不同,
不能用老式思维思考
Q: 疫情爆发以来,美联储官员首次讨论收紧货币政策的可能性,这对全球市场意味着什么?
张忆东:大家如果用老的地图试图找到未来的路,认为美联储这一次进行收缩、购债,遥远的未来有可能进一步收紧,方法是错的,反过来说,如果对于美股市场一直比较多的深入研究就会发现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框架已经从2019年以后和以前大不一样,它已经完全的改变。
现在很多投资者,特别是中国内地的投资者老是认为美股要崩了,美国要完蛋了,美股通胀这么高,经济又这么好,美国简直就是过热了,怎么想都觉得美联储要加快收紧的步伐,但事实上这种思考用的是一种“旧地图”,觉得美联储以前就盯住通胀,关注通胀胜于其他。
下半年美国经济仍有韧性,
此时无需进行刺激政策
下半年,美国经济会有一个韧性。不是说一下子从十八层楼向下跳,而是它会维持一个区间震荡,整个边际增长的动能会减弱,这个时候没有必要进行刺激政策,这是第一点,美国经济增长的维度会放缓,环比的动能会减弱。
第二,从失业率的维度来说,4月份经济数据非常好。失业率是6.1%,比3月份提高了一点,这就是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过去一年的时间里,美国经历了3轮大放水,纾困,美国中低收入阶层会拿着纾困的钱先Happy,先花掉,美国的储蓄率依然高达13.6%,美国历史上的平均值是6—8%,这是它正常的储蓄率水平,所以不急于干活、找工作,这种情况下,失业率比较高。
美联储重点还是关注就业
到了下半年,失业率的情况会缓解,因为他要找工作,储蓄率下降。但是美国下半年的经济不会那么糟,他可能打打零工就OK了,从而使得美国这一轮失业率下行相对比较平滑,而不是快速的陡峭。
美联储对于失业率的关注度更高,以至于当4月份的通胀数据出现之后,美国时间5月12号,美国通胀大超预期,市场一片哗然,当时很多风险资产暴跌,引发了那一天全球性的小小动荡。
但是,立刻美联储有投票权的几个大人物,美联储的副主席包括另外一个重要的官员提出,他们看到数据,提出相比较短期过渡性的供给因素引发的通胀,就业的因素更令人担心,所以他们的着重点还在于就业。美国实现充分就业之前,社会矛盾的压力缓解之前,美国覆水很难一下子收起来。
美国通胀峰值在二季度,
下半年通胀高位徘徊
第三,美国下半年的通胀不会一下子下去,通胀的峰值在二季度,但是下半年通胀可能还在高位徘徊,需要美联储控制住美国的实际利率。
美国用钱买时间,重新编织美国梦
实际利率对美国经济的复苏非常重要,进而对于名义利率也有一个引导作用。你可以看到很明显,3月中旬的时候大家都很担心,但是3月中旬我们旗帜鲜明的提出美国长债收益率不会构成系统性风险,在当前大国博弈的背景下,我们认为美国是用钱买时间,这是重新编了一个美国梦,意味着无论是美元、美元汇率还是美国长债利率最终都要服从于所谓新的美国梦,用钱来买时间,买美国经济复苏的时间,买美国内需扩张的时间,近期无论跟韩国还是一些区域,美国都希望这些区域的先进制造业能够到美国,买制造业回流美国的时间,买美国科技创新升级的时间。
总体来说,现在的状态下,无论是就业、通胀还是美国要增强它的竞争力,维持经济增长的持续性,都远不到收缩的阶段。
今年没有系统性风险,
市场担忧收紧反而给了全球布局优质资产的机会
做一个总结,我的看法是大家要看清楚美国精英阶层的底牌,要看清楚鲍威尔的底牌,鲍威尔明年就要决定第二轮任期,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关注点更多在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就业的层面。所以我们说叫做覆水难收,今年没有系统性风险。
当市场担心美国政策收紧,进而引发全球性担忧,这种导致的震荡是一个短期的扰动,反而给了我们在全球范围内布局更优质资产,性价比更好的资产的机会,这是我的思考。
假如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收缩,
会带来哪些影响?
第一,收缩一定会带来高估值资产的调整,甚至是以一个比较激烈的方式调整。
第二,如果收缩,也会带来分化,特别是对于新兴市场,那个时候要关注美元的反弹对于大宗商品形成一个趋势性的压制,进而那些以中上游原材料和矿产为主要支柱的新兴市场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压力,甚至会导致新兴市场的债务风险、债务危机。
对于美股而言,它里边的高估值,特别是有一些题材型的垃圾股也会有一个明显的调整,历史都会重演。我们现在要关注的是什么?它什么时候会真正的转。
今年乃至明年一季度很难看到美联储政策收紧
在政策转向之前,其实是可以预期的,美联储会引导市场的预期。而且在美联储的政策之前,可能还会有其他的政策,包括税收。
今天下半年,也会有加税会不会被国税批准,税收的变化,以及发债,财政刺激方案。总体来说,我们认为今年乃至于明年的年初,我们基本上认为大家还可以看清楚美联储的底牌。
坦率说,现在全球的货币体系依然是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所以美联储的政策相当于全球流动性的总阀门,这个总阀门至少今年乃至明年的一季度,我们还是很难看到总阀门的收紧。
甚至不排除反过来,如果下半年美国经济可能比大家想象中的弱,也有可能美联储的总阀门略微的放大一点,这会带来反过来的作用,带来全世界性价比更好的资产,包括美国股个别优质的公司,欧洲的,中国A股、中国港股,包括新兴市场的。
对于美联储的判断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就OK,对大体趋势做一个判断,具体精确到月、周那很难,我们也是走一步看一步,至少我们能够判断大的趋势是今年看不到美联储收缩的动作。
美股的慢牛、长牛是由最优秀的一批公司驱动的
Q:美股还能继续向好吗?向好的时间有多长?
张忆东:分三个方面来看这个事情:第一,从结构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情。美股市场本身的结构,它有三大指数,我们动辄讲道琼斯、纳斯达克、标普,这三大指数里面主要就是苹果、微软为代表的美国最优秀的公司带着指数走。同样,我们把中国最优秀的公司筛出来做一个指数,其实我们也是超级长牛。
你不要有一个想法,美国所有的都好。美国市场大量的公司推出了,清零了,直接退市了,有相当一批公司没有成交量,像死了一样,流动性折价。所以成熟市场真的是赢家通吃,最优秀的公司它的业绩靠谱,大家给他符合盈利增长相匹配的估值,所以我们认为它的持续性比较长。
美股本身是指数编制,以及它能够有效的把最优秀的公司筛选出来的机制其实值得我们学习,而且它的交易机制,无论是T+0还是融券的机制,反而保证了它的慢牛,长牛,使得最优秀的公司不会是一年或者一年半涨了几倍,涨完了就Game over,好几年起不来了。
从结构的角度来说,美股是最优秀的一批公司驱动的,而最优秀的公司又受益于它良好的市场机制、交易机制和市场一系列的市场化机制,使得最优秀的一批公司反而泡沫很小。
美股主心骨公司并不贵
我们动辄讲美股公司贵,贵从两个角度说:
第一,单独拿出来美股的主心骨,能够推动美股指数向上涨的主心骨的这些公司并不贵,放在全球都不贵,跟A股相比也不算贵。反而相对弱的,比较偏题材性的比较贵。
第二,因为它的利率低,涨了这么久,美股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只有1.6、1.7。这是第一点,从美股市场的结构来看在美国实质性地收紧水龙头(实质性收缩)之前,美股最牛的一批公司引领着指数走的路径还是看不到终止的。
今年美股不是熊市,
出现熊市肯定是全球性系统风险
第二,国别之间的差异。我们认为今年美股不是熊市,去年年底,很多人说今年不看好美股,我说美股肯定不是熊市,这个时候美股出现熊市,一定是全球性的系统风险。如果今年美股出现熊市,肯定是美联储总阀门收紧了,那是全球性的系统性风险,无论是A股、新兴市场、欧洲的股市,都顶不住。
第二个层面,从全球的角度来说,如果美国引领了全球货币体系不是一个系统性的收紧,不一定是美股最优秀,年初以来,美股跑输了欧洲股市,甚至它的有些指数比新兴市场相对优秀的股市表现得弱一点。只要美股不是一个大熊,它是一个偏牛或者偏结构型的市场,带来全球其他市场就有机会,这是国别市场和区域股市之间的比较。
第三,风格。很明显,今年美股的风格是中小型的表现得比大型得好,周期和价值表现的比成长的风格好,这是从年初一直到现在。但是有可能会有所变化,下半年不排除成长的风格有所改善。
从长期的角度来说,美国还是一个依靠科技驱动、内需驱动的经济体,从风格的角度来说,它的主心骨还是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这些巨头拖着美股走,今年的道琼斯,罗素3000、罗素2000,表现的比纳斯达克从年初到现在好很多。
但是恰恰我们看到美股不是同涨同跌,它是一个风格涨,比如说价值涨,成长在调整。无论是中概股还是美股本地的纯美股,其实在今年从年初以来偏成长的很多都调了30%—50%以上,不要以为美股指数很牛,忽略了美股市场的专业化、机构化的特征。我一直讲尽量用买基金、定投基金为主,让专业的投资者参与到美股,不要用炒A股的思路,散户化的思路考虑美股的市场。
投资QDII注意三点:
认知自我、以长打短、以慢打快
Q:投资QDII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张忆东:QDII本身就是一种工具,是一种产品,有助于丰富资产配置的产品。有几个关注点:
第一,认知自我。在认知产品之前,先看一看自己是什么样子的。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在某些产品上赚钱,比如某些著名基金经理的产品可能十几年翻了几十倍,但没用,持有人拿了一会儿就卖掉了。
有些人说买QDII就和买A股的各种产品一样,我做一个波段,往往就砸在手里面了。认知自我很重要,你的风险承受能力,究竟是择时做一个波段还是只是做一个长远的配置,这是不一样的。
第二,关注以长打短。买了以后,尽量要知道你买的QDII是在自己能力圈以外,相对陌生的市场,对于基金管理人要有一个相对熟悉的过程,路遥知马力,真正要专业,真正对市场有认知。认知到在美股赚钱不是靠择时,而是靠好的公司,优质的公司,在它性价比合适的时候进行布局,其实还是对价值的衡量。
第三,以慢打快。因为大家对海外市场感兴趣,往往是因为觉得A股没戏,喜欢把钱投出去,相比A股那边的收益率好一点。但是A股的风格一旦疯起来特别快。很多人在A股一旦起来的时候就割肉,直接把钱从QDII折腾出来。
这三点,认知自我,以长打短,以慢打快是我对大家的建议。就算是美股市场指数走得很好,如果我们不能够对自我有清醒的认识,我建议大家宁可做自己擅长的事,不一定随大流。
2007年、2008年,QDII非常火的时候,趁着热度认购QDII,很多人都亏了大钱,割肉出局。
所以认购QDII,需要看投资者资产配置的理念和考核的期限,你要认知好自我之后,什么时候都是一个好的选择。就像理财一样,你拿出短期不需要急用的钱,不断的定期定投,你的目的很清晰,就是买一些A股没有的资产,甚至通过港股通,连港股都没有的资产,买最优秀的全球型的核心资产,不止是A股、港股中国的核心资产,这是我的分享。
全球化配置时代已开启,
要寻找全世界最优秀的公司
Q:如果要投资QDII,QDII是不是我们这个篮子里面必须要选择的标的?是不是我们这个篮子配置资产很重要的一个抓手?
张忆东:肯定是的,因为全球都进入到低增长、低利率的时代,是一个新平庸时代。这个阶段就要找全世界最优秀的公司,我在2016年提出中国核心资产这个理念,其实这个理念可以扩增到全世界,无论是欧洲、日本、美国,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秀的公司,持续提供有核心竞争力,性价比不错的资产。
当中国人的社会财富积累到了一定的阶段,现在我们的人均GDP到了1万美金,按照欧美的经验来看,恰恰是国美财富全球化配置的开端,按照这样一个经验来看,我们应该开始考虑定期定投QDII,慢慢熟悉这种优秀的管理人,不要一下子把全部的精力放上去,如果全部放上去,很可能因为一个波动灰了心,伤了心,最好慢慢来,以长打短,以慢打快,但是全球化配置的时代已经开始了。
更多大佬观点请关注↓↓↓
财经
-
- 三度出手 格力电器拟最多回购150亿元股份
- 随着公司股价于5月25日逆势创下阶段新低,格力电器自2020年4月以来的第三份大手笔回购股份计划摆上了桌面。 5月26日晚,格力电器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高度认可...
- 上海证券报
-
- 时隔77个交易日两融余额重返1.7万亿元!本周逾106亿元杠杆资金进场,三行业迎
- 27May文 | 吴珊1.7万亿元!沪深两市两融余额实现三连增,截至5月26日达到17044.39亿元,这是时隔77个交易日,两融余额首次站上1.7万亿元的整数关口。对此,冬拓投资基金经理王春秀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
- 证券日报之声
-
- 五大信披媒体要点集萃丨国常会: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纾困发展;数字人民币不
- 5月27日,五大信披报刊主要内容集萃:_媒体名称头版主要内容经济参考报国常会: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纾困发展▲ 点击阅读中国证券报四部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 点击阅读上海证券报科...
- 经济参考报
-
- 一支新冠疫苗利润50元!这家中国公司要火了:机构预计单季狂赚100亿
- 来源 | 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作 者丨朱萍,实习生 魏笑 编 辑丨徐旭据国家卫健委5月26日数据,截至2021年5月25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54671.4万剂次,...
- 投资潮
-
- 刘鹤与美贸易代表戴琪通话
- 5月27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与美贸易代表戴琪通话。双方本着平等和相互尊重的态度,进行了坦诚、务实、建设性的交流。双方认为发展双边贸易非常重要,并就...
- 金融时报
-
- A股光刻胶飙涨背后:仅一家可供应高端光刻胶
- 来源:芯师爷部分素材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华泰证券5月27日,半导体光刻胶概念股开盘即走强,截至收盘,A股光刻胶板块涨幅达6.48%。其中晶瑞股份、广信材料直线拉升大涨20%封涨停,容大感光大涨13.28%,扬帆新...
- 人工智能学家
-
- 中国平安——始于33岁的坚毅青年,行至33年的世界级企业
-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作 者丨华商韬略华商韬略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客服微信:hstlkf华商韬略·华商名人堂 ID:hstl8888图片:网络、图虫创意5月27日,中国平安(以下简称“平安”)在深圳总部举办了一场小型司...
- 华商韬略
-
- 中小银行互联网贷款拐点来了!
- 当前,中小银行B端资金市场有望迎来新的爆发期,合规已经成为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首要任务 来源:轻金融 作者:李静瑕 “从以前找C端资金到现在找B端资金,我觉得更轻松了。”谈及2020年至今资金市场的变化,一家...
- 轻金融
-
- 东旭集团与天水市再签大单 共同打造产业集聚 发展新高地
- 签约仪式现场5月25日,东旭集团与天水市在京签署投资协议,双方共同打造东旭天水三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天水市委书记王锐,天水市政协主席赵卫东,东旭集团董事长李兆廷等出席项目签约仪式并见证签约;副市长张栋...
- 经济观察报
-
- 前4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5943.5亿元 同比增长1.06倍
- 本报记者 苏诗钰 5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5943.5亿元,同比增长1.06倍,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较快增长态势;与2019年同期相比,利润增长49.6%...
- 证券日报之声
-
- 中国人买下希思罗,占领半个英国?中企吸纳涉足三大投资领域,成英最大的投资客?
- 你一定想不到,当你从希思罗机场落地的那一刻,你就站在了中国投资并持有股份的资产之上。泰晤士报报道,据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投资者近年来在英国大规模购买英国资产,其中投资资产不仅涉及房产、私立学校,还涉...
- 英伦大叔
-
- 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第七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人民银行官网消息,5月27日,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第七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30家成员机构代表参加会议,会议选举中国银行行长刘金为新一届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
- 上海证券报
-
- 张忆东:美国用钱买时间,明年一季度前美联储政策不会收紧
-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框架已经从2019年以后和以前大不一样,它已经完全的改变。现在很多投资者,特别是中国内地的投资者老是认为美股要崩了,美国要完蛋了,美股通胀这么高,经济又这么好,美国简直就是过热了,怎...
- 投资作业本
-
- 刘鹤与美贸易代表通话
- 点蓝色字关注“央视新闻”5月27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与美贸易代表戴琪通话。双方本着平等和相互尊重的态度,进行了坦诚、务实、建设性的交流。双方认为发...
- 央视新闻
-
- 碳排放的宏观考察、规律总结与数字减排“三大效应”研究|企鹅经济学
- 【研究摘要】(1)宏观事实考察: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增长,21世纪后煤炭成为最主要的碳排放源。1960年代以来,全球碳排放强度呈现出稳定下降趋势,但人均碳排放量呈现出稳定上升特征。碳排...
- 腾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