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客微文大全00ke.net

  • 清朝第一高富帅:他是人间惆怅客,不是人间富贵花
  • 来源:古墨社
图片
图片

来源:国馆(ID:guoguan5000)


有人说,《红楼梦》里的原型,是曹雪芹自己的家。


但也有人说,真正的原型,是纳兰家——有乾隆作证:


当年和珅向乾隆皇帝进贡《红楼梦》,乾隆看完立即说到:“此盖为明珠家事作也。”


明珠,就是纳兰容若的父亲纳兰明珠。


因此,很多人把纳兰容若当成是贾宝玉的原型:


“当时只道是寻常”的忧伤,“一往情深深几许”的叹息,“落尽梨花月又西”的凄凉……


他的词作都收录到了《饮水词》,当时有这样说法:家家争唱《饮水词》。


他有唱尽悲伤的情愁,还有仕途失意的志愁。


他长期挣扎在情愁、志愁之中,最终成为清词三大家之一。


王国维说他是: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图片
▲纳兰容若
01


跟贾宝玉天生喜好胭脂粉不同,纳兰容若的人生理想是入仕为官。

 

他要成为的人,就是父亲和老师的结合体。

 

父亲纳兰明珠,自康熙亲征以来,帮助康熙做过不少大事,在平定三藩,统一台湾、治水抗俄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纳兰明珠是能臣,也是权臣。

 

很多人为了巴结父亲,给其送礼,纳兰明珠向来都是来者不拒。

 

当时有这样的歌谣:要做官,问索三,要讲情,问老明。

 

老明,就是纳兰明珠,连他家的总管,都不把县长市长放在眼里。

 

跟父亲恰恰相反的是,老师徐乾学(顾炎武外甥)从小教他的是“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番薯”的清廉官学。

 

纳兰容若虽为满人,但从小是在汉文化的熏陶下长大的,信奉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年轻尚小的他,多次请求父亲终止收礼,结果嘛,自然无果。

 

这个高干子弟,有了和古代文人一样的人生理想:想当公务员!和他父亲一样厉害、和老师一样清廉的公务员。


图片

▲纳兰容若父亲纳兰明珠画像

 

有了坚定的人生理想,纳兰容若开起了外挂。

 

17岁进入最高学府国子监里学习;18岁参见北京乡试,考中举人;19岁参加会试,成为贡士。

 

一切看起来都那么顺利,再进一步,就是殿试,进入翰林院工作指日可待,离人生理想也越来越近。

 

就在这关键时刻,他的身体掉链子了:因为突发寒疾,而被迫放弃殿试。

 

这场突发起来的病,影响的不仅仅是这次殿试,还有他以后的人生。

 

虽然后来补了殿试,考了全国第十名,赐进士出身。

 

但好运气,貌似已经用完了。

 

作为进士,不但没有入翰林院做官,反而被康熙叫去,当了贴身保镖。

 

就这样,历史上“文弱书生”形象的纳兰容若,以一个武将的身份进入了仕途。

 

从此,纳兰容若开始了一生的“挣扎”仕途。

 

图片


02


纳兰容若会武功是肯定的,清初八旗子弟从小就要接受严格的骑射训练。

 

可他的武功是不是真的那么厉害?能和中南海保镖一个级别?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康熙把一个闻名天下的大才子留在身边,并不是想让纳兰容若入朝为官,正如唐玄宗对待李白那样,不过是“奉旨填词”罢了:

 

没事就让他通宵站岗,有事就让他出来写词。

 

康熙非常欣赏这个满族高干子弟,经常在众人面前夸纳兰容若。

 

他自然而然成为了皇帝身边的红人,看似外表光鲜,其实他内心非常“挣扎”:


他本想着的是入仕做官,造福一方百姓,没想到却成了武官,还不是有兵权的那种,只是个站岗的。


图片

▲故宫馆藏纳兰容若画像


康熙只有每次外出巡游时,才会叫上纳兰容若。

 

如果没有巡游计划,堂堂大才子就被派去管理出行的马匹,当起了弼马温。

 

有人叹息道:此富贵官儿,乃能尔耶!

 

作为清朝唯一的顶尖词坛大家,非但没有从政做官,反而做了弼马温。

 

很难想象,一个才华横溢的词人,给人养马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心中的苦闷,或许只能说与西风与枫树听。


今古河山无定据。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

西风吹老丹枫树


纳兰容若,一生都陷入“贴身侍卫”的身份挣扎中。

 

一开始,他就想摆脱保镖身份,可挣扎了一生,到死都没摆脱掉。


图片

▲张大千作品



03


让他挣扎的,还有他的爱情。

 

20岁时,在父亲的安排下,和两广总督、兵部尚书的女儿卢雨蝉结为夫妻。

 

虽说是政治联姻,但他俩婚后的生活,跟李清照和赵明诚一样幸福。

 

纳兰容若,自带高富帅的主角光环,写得一手好词,文人中武功最好的,武人中最会写词的。

 

而卢雨蝉,大户人家的黄花闺女,温文尔雅,略懂诗书。

 

男子有才,女子有礼,郎才女貌,佳偶天成。

 

俩人常常一起看书写诗:他在写词,她给研磨,他看了她一眼,她对他回眸一笑,生命如此美好。


图片

▲纳兰容若夫妻(图来源网络)

 

爱情是一场不期而遇的缘分,谁都无法预料会遇到什么样的人。

 

一旦对上眼了,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都变得不重要了。

 

然而快乐时光总是短暂,幸福生活仅维持三年。

 

雨蝉难产,患上风寒,五月三十日卒。

 

明明是一生一世的天作之合,却不能在一起,只能阴阳相隔: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纳兰容若将雨蝉的灵柩放在禅寺中。

 

这一放,就是一年之久——这是比贵族贝勒还高的待遇。

 

他常常去寺中,看望亡妻,诉说自己的思念。


一坐,便是一个日落。

 

他不想那么快就把雨蝉下葬,因为入了土,就再也见不到了。


连他这样厉害的词大家,提起笔,便是数不尽的愁肠,竟不能把“伤心”描绘出来: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用情太深的人,注定要死一次。

 

如此撕心裂肺的爱情,不止是吃瓜群众,也许连纳兰容若自己,都以为不会再爱上别人了。


图片

▲华岩作品



04


原以为这辈子就这样过了,但沈宛的出现,让他的爱情,也挣扎起来。

 

这个富有才华的名妓沈宛,其实他是早就认识,俩人曾有书信来往。

 

沈宛自己出过一本词作,纳兰容若曾给予相当高的评价。


而沈宛,早是纳兰容若的资深粉丝,经常吟唱他的词作: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也许是双方对寻觅知己的渴望,两人的情意很快就得到了升温。

 

但纳兰家是满族名门,绝不容许纳兰容若娶一个汉女,更何况是一个风尘女子。

 

仗义每多屠狗辈,由来才女出风尘。


沈宛对感情的坚定出乎了纳兰容若的意料,她不在乎名分,不被承认也不怕,只要能相守就行。

 

最终还是因为“满汉禁婚”的政策,而错过了彼此。

 

图片


在纳兰容若陪着康熙外出巡游时,沈宛伤心独自离去。

 

等纳兰容若回来得知沈宛离去的消息,伤心欲绝。

 

和好友一起饮酒消愁,不料引发旧疾,七日之后,于五月三十日死去。

 

命运就是这么奇妙,他死那天,刚刚好是亡妻雨蝉的祭日。

 

根据正史记载,纳兰容若一生爱过两个女人:雨蝉和沈宛。

 

他一直挣扎在雨蝉和沈宛之间,究竟谁才是他最爱的人?


也许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能用十年的时间去怀念一个人、追念一段情: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

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或许,纳兰容若一直把沈宛当作雨蝉的化身…


图片



05


纳兰容若死时,年仅三十岁。

 

他生时,活在挣扎之中,连死,也是因情挣扎而致。

 

他生活在满汉文化大交融的时代,身为满人,却对汉文化无比热衷。

 

如果说康熙只是把学习汉文化当成统治的需要,那么纳兰容若是真正融入到了汉文化之中。

 

他和顾贞观等汉人才子结为一生的知己,欣赏他们的才能,没有因自己是皇亲贵族而低看他们。

 

相反,他看到汉人才子因文字入狱,请求父亲伸出援手。

 

他看到政策的不公,一些无能之辈的满人平步青云,而真正饱学之士,受到排挤,贫困潦倒。

 

他想有所作为,想建功立业,但穷其一生,也不过是个侍卫,皇帝的贴身保镖而已。

 

他只想和雨蝉白头偕老,但造化弄人,爱妻早亡,他原以为一生不会再爱上别人,最后却和沈宛有了一段不解情缘。


图片

 

他对自己的做了人生总结:我是人间惆怅客,不是人间富贵花。

 

也许回到故事最开始的时候,就不会像这般挣扎惆怅了吧: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有人做过统计,纳兰容若留世的大约三百四十首词中。

 

“恨”字出现了29次,“泪”字出现了65次,“愁”字出现了90次,可谓满卷皆是凄凉语录。

 

读纳兰词,“恨”的是对仕途的无所作为,“泪”的是对亡妻的相思怀念,“愁”的是对一生的挣扎无奈。

 

爱情之殇,友情之贵,仕途之苦……


纳兰容若,用尽一生挣扎,写出人间至悲之音。


图片


参考资料:

《纳兰词》上海古籍出版社

《纳兰性德全传》张钧 长春出版社

《纳兰容若全传》晓松溪月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图片素材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想加入古典诗词文学交流群?

社长二维码,邀您进入~

图片
图片
图片

向左滑动关注 " 古墨学堂" 

图片

历史

  • 300年间最痴情的皇帝,不爱江山爱美人
    300年间最痴情的皇帝,不爱江山爱美人
    在挚爱的董鄂妃去世后,在决定剃发为僧前,24岁的顺治皇帝向禅僧问道说: “上古以来,只有如来佛祖舍弃王位而成正果,达摩祖师也是舍弃王子的宝位而成禅祖,朕想效仿他们,你觉得怎么样?” 临死前四个月,顺治...
    最爱历史
  • 贺平评《日本权力结构之谜》|日本变了吗?
    贺平评《日本权力结构之谜》|日本变了吗?
    《日本权力结构之谜》[荷]卡瑞尔·范·沃尔夫伦著任颂华译中信出版集团2020年10月出版736页,118.00元━━━━文︱贺 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日本对外经贸摩擦日益高涨,进而引发剧烈的政治摩擦、社会摩擦...
    上海书评
  • 慎海雄|我们为什么要策划《典籍里的中国》
    慎海雄|我们为什么要策划《典籍里的中国》
    我们为什么要策划《典籍里的中国》慎海雄牛年新春,《典籍里的中国》甫一开播,就创下同类型题材的收视新高。新媒体传播后,节目还变身“网红”,带旺一波“典籍热”。  这,其实在我们的意料之中。马克思在评...
    中国艺术报
  • 百年风华|歌曲《团结就是力量》诞生记
    百年风华|歌曲《团结就是力量》诞生记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
    中国艺术报
  • 民间小史:清朝皇帝故事9则
    民间小史:清朝皇帝故事9则
    ️点我 ️你准备先看哪篇热文: 明朝那些事儿 讲的历史是真的吗| 慕容复要恢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极简中国游牧民族史|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钱|国外历史书吹水的现象很严重|我们为什么要放弃永生往期回顾:民间...
    历史教师王汉周
  • 你成天念叨的“跳槽”,从前竟是青楼用语?
    你成天念叨的“跳槽”,从前竟是青楼用语?
    本文节选自许晖所著《100个汉语词汇中的古代风俗史》,来源:凤凰网读书。“老鸨”为何是妓院老板娘的蔑称大约从元代开始,各类通俗小说和戏曲中频繁出现“老鸨”这一称谓,明清两代延续,甚至直到今天,日常口...
    古墨社
  • 赘婿凶猛:豪门女婿的商业版图
    赘婿凶猛:豪门女婿的商业版图
    作者:张霞来源:商业人物(ID:biz-leaders)“小小赘婿,也能东山再起。”这是开年第一爆剧《赘婿》的台词。赘婿,即上门女婿。《赘婿》讲了这样一个故事:遭受友人背叛而陷入困境的商业大亨意外穿越,成为上...
    商业人物
  • 同样是汉朝皇帝陵园,为何东汉陵墓的规模远比西汉小
    同样是汉朝皇帝陵园,为何东汉陵墓的规模远比西汉小
    作者:军事帅哥 校正/编辑:莉莉丝全 文 约 2200 字阅 读 需 要 7 分钟汉朝是我国历史延续4个世纪的大一统强势帝国,“强汉盛唐”至今都被国人津津乐道。然而,当我们研究两汉的皇帝陵园,我们就会发现:东汉皇...
    历史D学堂
  • 东坡洗儿诗与后世的反东坡洗儿诗|杨焄
    东坡洗儿诗与后世的反东坡洗儿诗|杨焄
    明清时期的洗儿钱自唐宋以后逐渐相沿成习,在婴儿诞生三日后或满月时,必须为其全身沐浴,称之为“洗儿”,用以祓除灾邪,祈求平安。 诗人们往往趁此机会形诸吟咏,白居易《崔侍御以孩子三日示其所生诗见示,因...
    文汇笔会
  • 中国的「跪拜礼」是如何堕落的?|短史记
    中国的「跪拜礼」是如何堕落的?|短史记
    作者丨隋风编辑丨吴酉仁说一说跪拜礼,也就是俗谓的磕头。跪拜礼最初的形态,源于古人“席地而坐”的生活习惯。先秦时期,人们日常生活中,往往以臀部压在脚后跟的方式坐在席上。若要行跪拜礼,须挺直了腰,让臀...
    短史记-腾讯新闻
  • 春秋第一强国,为什么垮了?
    春秋第一强国,为什么垮了?
    公元前632年,一个大胆的军事革新设想在晋文公的脑海中形成。根据晋文公的设想,新的晋军将被划分为上、中、下三军。每军各设将、佐一名,即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他们既是文官,也...
    最爱历史
  • 毛泽东诗词里的春天,大气磅礴,铿锵有力!
    毛泽东诗词里的春天,大气磅礴,铿锵有力!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对“春”情有独钟。白居易醉心于江南春色,《忆江南》传世于今;苏轼感怀身世际遇,借春光抒写《蝶恋花》;杜甫的《春夜喜雨》融情于景,读来朗朗上口;毛泽东诗词里的春天,则是大气磅礴...
    品读诗词歌赋
  • 胡箫白评《明代中国及其盟友》|欧亚世界的大明王权
    胡箫白评《明代中国及其盟友》|欧亚世界的大明王权
    David M. Robinson, Ming China and its Allies: Imperial Rule in Eurasi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0文︱胡箫白公元1367年秋,朱元
    上海书评
  • 清朝第一高富帅:他是人间惆怅客,不是人间富贵花
    清朝第一高富帅:他是人间惆怅客,不是人间富贵花
    来源:国馆(ID:guoguan5000)有人说,《红楼梦》里的原型,是曹雪芹自己的家。但也有人说,真正的原型,是纳兰家——有乾隆作证:当年和珅向乾隆皇帝进贡《红楼梦》,乾隆看完立即说到:“此盖为明珠家事作也...
    古墨社
  • 制造贵族:清代的宫廷文化与二元体制
    制造贵族:清代的宫廷文化与二元体制
    (图片来源:IC Photo)陈芝/文20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的新清史学派的特色是:重视此前少人重视的满文档案,发掘其中与汉语档案不同之处;历史叙事更加认同与凸显满清王朝少数民族征服者的一面,强调其与北亚历代少...
    经济观察报
<< 41 42 43 44 45 >> 

公众号 • 古墨社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