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客微文大全00ke.net

  • 汕头要完成城市黑臭水体消除任务,今年定下了这个小目标……
  • 来源:汕头日报


  从金湖路右转进入护堤路,不远处就能看到一处整洁宽阔的广场。这片有水、有桥、有亭的休闲广场,在一年多前还是大窖乡村民路过都要捂着鼻子走的黑臭水体。如今,这个整治一新的大窖池广场却成了周边市民前往纳凉、赏景、通行的重要休闲广场。记者了解到,截至2018年底,我市应完成11宗整治任务,现已完成了星湖公园、新河沟、龙湖沟、港区排洪沟、大窖池头、明珠河沟渠、沟南围沟及南排渠8宗黑臭水体的整治。而2019年是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关键一年,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今年汕头要完成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90%的目标任务。


▲大窖池广场


▲星湖公园




整治黑臭水体

助力乡村振兴

      据金平区城管局副局长姚东伟介绍,整个大窖池长约200米,宽约40米,总面积约8500平方米,池内原现状已设置生态浮岛和曝气设施,COD(水体中化学需氧量)偏高,水质处于Ⅴ类。金平区城管局在整治过程中把黑臭水体整治和推进环境改造提升紧密结合起来,建设美丽乡村升级版。大窖池在列入金平区黑臭水体整治项目后,实施了截污和清淤整治,并对池周边的市政管网进行了修缮和清通,对大池底部淤泥进行了全面清理,清除淤泥8000余立方米,并从梅溪河引入了水质较好的水源注入大窖池中。


  所在街道和大窖经联社也积极筹措资金,主动做好宣传动员,调动更多的村民和乡贤支持参与,加大投入,着力实施景观提升工程,移风易俗,引导村民,特别是周边的居民群众,树文明新风尚,从原来的向池中乱扔垃圾,到现在的自觉遵守乡规民约,文明素质大大提高。大窖乡将努力打造成环境优美、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样板,有效提升了农村面貌,助力乡村振兴,真正达到黑臭水体整治的社会效益。


▲大窖池广场成为周边市民前往纳凉、赏景、通行的重要休闲广场。




整治三脚关沟

构建“水中森林”

      生活在城市东区的市民对星湖公园肯定不陌生。原来,这个成带状的开放性美丽公园也是建立在黑臭水体整治的成果上。在我们目所能及的地方,它叫星湖公园,而在泰山路——金砂东路段它的覆盖箱涵段叫三脚关沟。记者徜徉在长平路至金砂东路段的星湖公园时,看到的是满眼绿意,听到的是潺潺水声,感受到的是凉风习习,水波荡漾。


▲三脚关沟改建为星湖公园,满眼绿意。


  市市政维修中心涵闸所所长唐定杰告诉记者,星湖公园的整治是分几步走的,包括“控源”、“截污”是治理的前提和基础;外源阻断是根本,内源释放需控制,生态修复是保障;最后要恢复河流自净能力,构建生态系统,实现长效治理,关键是水体修复。据介绍,在星湖公园黑臭水体整治过程中,去除了硬底化河床,在水面上构建了生态浮床,同时在水下投放、培育多种水生动、植物,结合微生物,逐步恢复水生态食物链、水生态系统,构建“水中森林”,提升水域的自我调控能力,保障水质稳定达标。


  接下来,星湖公园的水质管理要提质增效,还需要进一步营造水生态系统,此外加快推动对所有进入星湖公园水体中的管道的溯源摸底工作,实现“清污分流”,让星湖公园的水体更加清澈洁净。




编制“一沟一策”治理方案

总投资约23亿元

      记者也从市城管局了解到,2018年底我市上报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共有14宗,其中市级管理4宗,分别是龙湖沟、新河沟、港区排洪沟及星湖公园;金平区6宗,分别是护堤路大窖池头、明珠河沟渠、月浦主排渠、沟南围沟、鮀济河及东墩沟;龙湖区2宗,分别是黄厝围沟及龟桥北排渠;澄海区2宗,分别是南排渠和导流渠;潮阳、潮南建成区的黑臭水体全部列入练江流域污染整治内容。经今年来的再次摸查,我市新增黑臭水体共24宗,全市黑臭水体总数达到38宗,并已全部录入 “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这38宗黑臭水体总长113.26公里,总面积约1.7429平方公里,总投资约23亿元。


  我市黑臭水体整治均经过充分调研,深入排查污染源,认真研判黑臭水体形成原因,编制“一沟一策”治理方案,采取截污控源、河道清淤、生态补水、生态修复、岸上景观提升的方法,统筹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目前,金平区增报的14宗黑臭水体,已完成了项目可研、环评及勘察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工作,已开工整治,同时金平区已完成15套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采购招标并进场施工,计划8月底全部投入运行,金平区表示今年底确保完成截污及清淤等主体工程,消除黑臭。龙湖区增报的10宗黑臭水体,6宗已开展编制规划方案,2宗开始编制水质提升生态修复方案,2宗已完成可研报告报该区发改局立项。


▲昔日的黑臭水体不再,一群鸭子在水中畅游。




开展“四洗”行动

规范排水管理

      接下来,我市还将学习借鉴广州市在治理黑臭水体方面创新开展的“四洗”行动等工作做法、在城区和城中村截污纳管及散乱污企业整治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和工作经验,结合汕头实际,开展“洗楼、洗井、洗管、洗河”的“四洗”行动,推进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改造和建设,健全污水接入管理制度,规范排水管理,健全管网专业运行维护管理机制等。通过3年努力,实现城市建成区基本无生活污水直排口,基本消除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效能显著提高,基本实现“清水入河,污水进厂,清污分流”的目标。


  对已完成水质整治的建成区黑臭水体,则将抓紧完善配套工作。对照“初见成效、不黑不臭”的目标要求,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及公众调查,确保“整治完成一个,评估通过一个”。


  为确保整治效果长效,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推进和落实,市城管局也将结合我市开展的创文强管工作,推进水体管理市场化运作,建立河道保洁、湖体保洁的日常和考核制度,各责任主体加强监管,落实责任,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市、区、镇、村各部门加强协调指导,强化管理长效机制建设,不断提升水体保洁质量,实现整治效果长效化。


▲对已完成水质整治的建成区黑臭水体,我市将抓紧完善配套。



记者手记

爱护绿水蓝天成共识


      记者了解到,市城管局接下来将开展的“洗楼、洗井、洗管、洗河”“四洗”行动,就是溯源机制,分清“清污”,让流淌在各条沟渠里的水体能够找到各自的“归宿”,或流向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或最终注入河海,而不是停留在沟渠中“沉默”,最后“爆发”成黑臭水体。


  而无论是大窖池广场或是星湖公园,黑臭水体整治的效果都让老百姓实实在在享受到实惠。随着市民文明意识、环保意识的提高,爱护保护汕头的绿水长流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穿梭在城乡各地的各个沟渠,犹如人体的一条条血管布满汕头这位美丽的母亲全身,只有渠更洁,水更清,生长在这里的人们也才能汲取到最新鲜的“养分”。水更清,天更蓝,汕头也将更加怡人宜居。





记者:赖淑英

摄影:陈史

编辑:建城、文琛

实习生:洪飞燕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经济特区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本社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已同步到看一看
















    发送中













    其他

    << 36 37 38 39 40 >> 

    公众号 • 汕头日报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