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妨做一下推测,假设各方安安静静地以关税方式实施贸易脱钩,没动用技术、金融、外交和军事等手段,世界安全和货币秩序仍保持稳定。当然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事,这么假设只是为了方便梳理市场主体们的行为和逻辑,好比在黑板上画两道曲线解释供需定理。
直接消费方面,美国人最日常的食品汽油电费支出,最大头的教育医疗住房支出,加关税不会产生太大影响,汽油多半还会降点儿。零部件、机械机床等非直接消费品,或者说资本品和工业中间品,这是全球贸易中份额最大的部分,对最终消费品的价格推动也没那么大。手机家电家具服装,这些不是天天要买的商品,如果把其中最敏感的品类豁免关税,那剩下的抱怨就很少了。所以民主党候选人辩论时也都放过这个攻击话题,并不奇怪。
服装鞋帽这种难以使用无人生产线制造的而且低单价的商品,怎么都回不去的;手机笔记本等适合空运的估计也难;汽车零部件放松些给墨西哥就能缓解(因为墨西哥便宜,现在配额大概是每年200多万辆整车+900亿美元零部件,超过部分就要加税了);美国的优势在于土地能源运输税费便宜,比如工业用地仅折合5-20万一亩;能高度自动化的而且对这些成本敏感的行业能回流一些,其他没什么看头,企业家们不傻,仍然会在全球调配产能。
应该会。商界会把部分中国产能改为向欧洲日本出口,而韩国台湾越南印度等原本向欧洲日本出口的那部分产能,则会转而向美国市场出口。但这只能缓解中国一小部分出口压力。更多的商品产能被美国设坝拦住后,会涌向其他经济体。这些国家如果不想被淹死,就不得不也设立各种壁垒堤坝,只是不会像美国这样明着来。至于其他国家会不会疏远美国,我觉得不太可能。如果中国商品汹涌袭来,进而导致史无前例的逆差和失业,那些政客多半翻脸比翻书快。要赢得其他国家的支持,就需要比进口,不进口就不会有朋友。提升进口不外乎降低壁垒、提升收入两个方向。而提升收入其实就是启动内需的同义词。这需要改组180万亿资产的国有企业、消除城乡身份和产权等差别、开放对金融教育医疗等的投资限制,输出人民币。这些解决了、人均可支配收入2万美元跟葡萄牙西班牙差不多了,那其实不会有什么摩擦和谈判了。这些我公号以前文章讲烂了就不重复。
成为新的产能承接地,最重要的是有新的政策出台、新的基建设施启用。你可以把各个经济体理解成一个个水坝,之前已经均衡了,谁能承受新的流量那一定是开了更多的闸。企业家们早都精算过了(算错了的亏钱退出),比如墨西哥土耳其离欧美市场最近,中国的工人素质和配套网络最好,印度和孟加拉虽然工资低但航路、港口、通关、园区、雇佣等相对糟糕等等。这以后竞争的是谁搞的更好就迅速起飞;或者比烂状态下,谁不那么烂,也可以脱颖而出。这就像一个水果摊关门,其余人只好在剩下摊位里把不太烂的水果重新挑一遍。如果有多个大体量的经济体部分模仿了中国加入世贸后的那些政策、承接下了全球投资,那在获得两位数的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能拯救欧美日停滞的经济。
那估计全球经济增长只会有一个轻微的短期改善。新流向印度越南墨西哥等地的基建、产能等投资,会以土地出售、人员雇佣等方式提升当地人的收入,而这些新收入更少变成国企、外储和富豪移民,而是更多变成对美欧日的消费品和资本品采购。但这新的增量很有限,大概也就勉强抵过从中国撤出的收缩,还有欧美日的老龄化导致的零利率和负利率吧。再往下就没法假定全球货币秩序不变、各方政府静止不动了。而要牵扯这两个层面的话,不论表述难度还是理解难度,都是爆炸式的增加,就先打住吧。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朋友会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