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客微文大全00ke.net

  • 如何看待央行调整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
  • 来源:周璐的笔记

凑个热点,文前先贴一则人民银行的公告

平心而论,我个人感觉就是两点,一是对房贷还是没有完全限死的,没有一刀切,体现了因城施策的原则,实际操作中进行控制,不大涨不大跌就靠这句话了,二是房贷市场化还是未来的方向,之前的房贷利率过低,甚至基准上还能下浮,导致炒房成了一门有利可图的生意,资产的增值比社会的平均水平高,负债的成本比社会的平均水平低,借款越多越划算。


不过这篇也不是对公告进行解读,而是聊聊为啥央行要出这个文,核心是要抑制房地产的金融属性,除打击杠杆率之外,还要打击持仓成本,把杠杆打断了腿、把成本打断了腿,房价大概率就跑不动了,毕竟成本上去了,虽然可以通过供需关系有转嫁,但是高负债经营的风险也上去了。


也贴一个两个月前写的讲房地产金融属性原理的文(我觉得我写的真的很好哈哈哈):


中国的房地产政策长期反复,一会儿放松,表示房地产是中国的支柱“产业”;一会儿收紧,表示房地产是中国经济脱实入虚的罪魁祸首之一。


话都让人说完了,正话反话都是对的,需要的时候讲正话,不需要的时候就讲反话。


持房地产是产业观点的朋友比较喜欢展示以下的图,你看拉动了那么多的附属和衍生行业


但持有房地产是空转的观点也很明确:

大家都是带杠杆,买卖房屋本质上就是负债的击鼓传花。无论是搞房子还是搞土地不都是问银行借钱?用金融助你空转上天。


其实都对,又都看的不是很全面。


在一般认知中,把房地产当做产业看待的,其实看中的是房地产需要人工、需要钢筋水泥、也会带动汽车家电等消费;把房地产当做金融看待的,更多的是忌惮银行的贷款,房子越买越贵,贷款越贷越多,还贷越来越累。


还是理一下全口径的房地产的资金流向吧

我这里简单整理了两条路径,一条是属于实体产业的,所谓实体支付路线,另一条是脱实入虚的,所谓资金虹吸路径。


1、资金虹吸路径

这张图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只要钱在“购房者—开发商—政府—居民”这一条线进行循环,那一定对实体产业毫无帮助,钱只是从一个部门转移到了另一个部门,更可怕的是,随着银行的介入,转移的规模越来越大。


2、实体支付路线

只有实体支付路线,才能撑起房地产的产业定义,因为只有这个状态下,房地产才真正的被作为一个产业链的终端,能够引领其他产业的发展。只有他突破了自己的上限,才能为其他产业的发展壮大打下基础。


讲清楚了房地产的产业属性和金融属性,下面讲为啥政府一定要强力摁住房价。


大家思考下,房价5000元/平、房价10000元/平、房价20000元/平、房价50000元/平,他们的建安成本大概是怎么样的?

答案很快揭晓,保障房和最高端的商品住宅的建安成本偏差不会超过2000元/平,一般都在3000-5000元/平上下浮动。

剩下的是什么?剩下的就是土地成本、税费、银行贷款利息。其中土地成本和税费是政府收取(税费是政府用来调节开发商利润的工具),利息是银行收取。

这种对实体行业有帮助吗?一点都没有。

所以要调控。

当房价在5000元/平的时候,房价的大部分都是要作为钢筋水泥的购置费用而支付出去的,实打实能拉动当地的GDP,甚至1块钱的楼市销售额可以拉动2-3块钱的其他产业的产值。

但当房价在50000元/平的时候,可能土地楼板价就要35000元/平了,再加上利息高达5000元/平、税费调节5000元/平,留给实体产业的空间几乎没有,1块钱的楼市销售额带不来几毛钱的其他产业的产值。

而且对于政府而言,政府看的是开发量,开发量才是能带动产业链发展的规模。但是高房价对开发量是一种严重杀伤,因为高房价对应销售量的降低,销售量降低后开发量一定也会大幅下降。


房价太高对政府而言,除了短期内能够收一波钱集中力量办大事,但更多的时候却是饮鸩止渴,只不过是把资金虹吸上来而已,吸完后留下的就是购买力严重下滑。


所以一定要摁住房价。


PS1:视频课《勾地思路与标准动作全解析》上下两集都已经在知识星球上做了分享,如有需要可以加入观看。

加入知识星球了解更多收购与勾地知识(扫下图二维码加入),加入后可会员制购买《开发商土地投资进阶实训》纸质版及讲义《房地产收购勾地理论与实践》纸质版


PS2:广告:《房地产收购勾地理论与实践》以及《房地产收并购案例集》的区别

知识星球配套的微信二群也满了,三群开启





















    已同步到看一看
















    发送中














    其他

    << 26 27 28 29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