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客微文大全00ke.net

  • 因为一部《小舍得》,贵阳媳妇和婆婆大吵,“气得要吐血”
  • 来源:贵阳晚报
热播剧《小舍得》开播以来,所展现的教育问题已经深深戳到了各位家长们的心,几乎每一集都贡献着观众们热烈讨论的话题。

图片
(图片来自《小舍得》剧照)

调查显示,有超过60%的网友认为《小舍得》很现实,直戳“鸡娃教育”、“攀比炫娃”的社会现状和痛点。仅有两成左右的网友认为剧中的情节设定极端,有贩卖焦虑之嫌。

图片

一部电视剧引发的争端

昨日,家住贵阳观山湖某小区的杨女士在微信群里吐槽:“还没来得及看《小舍得》,但就因为这部电视剧和婆婆干了一架,原因是婆婆追剧一周后,觉得我对5岁的女儿不够上心,报的课外班太少,觉得我女儿已经落后很多人了。真是越想越气……”

这一吐槽,引发的是家长们对于教育内卷的大范围讨论。现在焦虑的不仅是父母,还有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大家子人。

据杨女士介绍,她孩子刚满5岁,读幼儿园中班。她自认为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已经很上心了。她给女儿买了英语和思维的网课,还报了一个画画班,她觉得这是五岁孩子能承受的极限。但是在杨女士的婆婆看来,远远不够,通过和小区里孩子家长的闲聊,发现孩子们的课余时间几乎都被排满了。

大家热烈讨论着自己孩子报了多少课外班,一个月花费多少,也吐槽着现在有些课外班,还不是你有钱就能报……

于是杨女士婆婆坐不住了,特别是在看了《小舍得》之后,不断施压,不停催促杨女士给孩子报更多的班,甚至背着杨女士带孩子去试课。在这样的争论中,特别是婆婆责怪媳妇对孩子不上心,认定孩子已经落后同龄人后,婆媳两个呛了起来。“简直气得要吐血,鸡娃鸡娃,内卷内卷,没完没了……连上一辈人都不淡定了,教育焦虑简直爆棚。”

图片
(图片来自《小舍得》剧照)



“鸡娃”成风,贵阳家长怎么说

教育内卷是当下每一个家庭正在经历的。所谓教育内卷,知乎上有个比较通俗的解释:"资源总量固定不变,导致每个人都付出了远超必要条件的努力。通俗来说,就是人们不知不觉陷入了一场不必要的竞争之中,而这场竞争的结果是:多数人亏了,只有少数人赚了!"

教育内卷背后的每一个父母,都是左手拿鞭子抽自己,右手拿鞭子抽孩子。

前两年出现的鸡娃两个字,如今成了热词,即指给孩子打鸡血。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虎妈”“狼爸”们为了孩子能读好书,不断地给孩子安排学习和活动,不停地让孩子去拼搏。这种行为就叫做“鸡娃”。

家长们口口声声说的“你不能不努力”背后,正在变成了“你不能输”、“你要赢”。

在《南方周末》的采访中,《小舍得》的原著作者曾说,为了写好教育题材,至少和300位家长聊过天,采访过很多学校和机构。

记者也借此热论,采访了几个贵阳的家长和培训学校的老师。



1、报了7个课外班,仍旧还在找缝隙加课

7岁的骏驰就读于观山湖一私立学校,一年级的他除了正常的学校课程外,报了7个课外班,分别是:英语、思维、编程、钢琴、游泳、书法、跆拳道……其中,英语和思维一周还得学两次。

骏驰妈妈告诉记者,这样的上课节奏从骏驰五岁起就开始了,现在还在思考要不要找时间加上绘画和围棋课。“我也觉得娃娃学的课太多了,也很可怜,但是和他们同学家长聊起来,发现大家都如此啊,你不学别人在学,你偷懒就落后,就是这么现实。”

图片
(图片来自《小舍得》剧照)



骏驰妈妈强调,其实孩子累,他们家长也累,要接送课外班,周末几乎没有休息,连午睡都是在车上眯半把个小时。“周末的课程其实从周五下午就开始了,一直排到周日晚上,我们家长也跟着连轴转。我也不想这么累啊,但谁又敢松懈呢?”

7岁的骏驰看来,没有什么玩乐时间,但不敢说。因为同学们都在比谁的英语更好,谁的特长更多,稍有懈怠,自己很快就失去竞争力了。“从上幼儿园开始,爸爸妈妈说得最多的就是好好学习。”

2、不是不想报课,是经济所限

子涵妈妈说起娃娃的课外班,无奈地摇摇头,她说因为去年疫情,子涵爸爸没了工作,现在靠她一个月5000元的收入生活。上幼儿园大班的子涵现在就只上了英语和舞蹈两个课外班,因为这个是他们家庭能负担的极限了。“就算只学这两门,一个月的学费也要一千出头。孩子他们班同学,很多都是学了四五样,孩子自己要求学乐高、学声乐,我们都忍痛放弃了。学费不低,我们现在情况实在负担不起。”

在贵阳,这样情况的家庭其实不少,在采访中,部分家长表示,不是不想让孩子去学,而是经济所限,只能选择性报班。但是看到别的同龄孩子学这学那,也难免会焦虑不安,生怕自己的孩子追赶不上。

图片
(图片来自《小舍得》剧照)



3、报班要面试家长,理念相合择优录取


向丽(化名)是贵阳一家英语培训机构的创始人兼校长,主打中小学英语教育。由于带出的学生在中高考中屡获好成绩,所以也靠着家长的口碑,这几年的招生根本不愁。甚至一位难求,很多家长求着收下自己的孩子。为此,向丽不得不给出门槛,不仅要面试孩子,还要面试家长。家长教育理念契合与否以及家长的配合程度等,成了他们选择的首要考核标准。

罗诚润的妈妈为了给5岁的孩子争取一个补习的学位,在家长面试前一个月集中翻了两本有关英语启蒙的书,两本现代教育理念的书,并且还认真做了笔记。因为报名的时候,就听说有180多个孩子报名,只有20个名额。

想抓住这个机会的罗妈妈笑称自己拿出了高考时候的努力劲头,然而在放榜录取名单那天,她的孩子还是落选了。

罗妈妈回忆起等录取名单那天的情景,她每隔两分钟看一次电话,生怕错过了录取电话。然后这样焦急的状态一直持续到快下班都没等到录取电话时,她终于忍不住给向丽去了一个电话,诚恳地询问为什么自己的孩子没被录取,以便为下次的面试再做努力。

在贵阳一家思维培训学校,记者了解到,多个分校每一年至少要招收学生2000名以上,然而报名的学生至少3000个。为此他们只能以入学考试的形式来“一刀切”,凡是达不到分数线的就坚决不录取。据悉,很多落选的孩子家长还会四处托关系,希望能获得进班的机会。

图片
(图片来自《小舍得》剧照)



采访中,记者发现,家长们几乎都懂得孩子的辛苦,也会说起心痛孩子,也想孩子有快乐的童年,但在教育内卷这个时代洪流的裹挟下,几乎没有家长敢放松和妥协。那些嘴上说着自己是佛系家长的父母,其实也有着遮掩不住的焦虑。

何去何从,剧场效应,不敢松懈的家长们都在教育这条路上且看且行。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欢喜
编辑:石婷 | 审校:冷兵 |签发:安辉

教育

<< 41 42 43 44 45 >> 

公众号 • 贵阳晚报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