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客微文大全00ke.net

  • 欢欢“黑化”,米桃患上抑郁症,孩子的自卑和嫉妒,都源自父母/老师的这几句话
  • 来源:父母堂
图片


近日更新的几集《小舍得》中,原本是好朋友的欢欢和米桃,打起来了。

欢欢和米桃都考了100分,并列第一,原本是一件好事,但却因为钟老师无意的几句话,同时伤害了这两个原本关系很好的孩子,导致她们陷入嫉妒和抑郁。

钟老师对跟米桃并列考100分的欢欢说:
“你要清楚,心里一定要明白,你跟米桃中间还差有非常大的距离……”


欢欢的妈妈南俪,也总在欢欢面前表扬米桃来打击女儿:
“人家钟老师说了,米桃几乎回回都是对的,这难度对人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就是为了等你和子悠,钟老师才放慢进度的,是你们拖了人家后腿。”


家长和老师的话语伤害了这两个小女孩的友谊,当妈妈南俪发现欢欢在学校带头孤立米桃时,开始了家庭大战,甚至要把欢欢最喜欢的娃娃丢出家门……

欢欢当场发疯尖叫:
“为什么你们总是表扬她,我做什么事都不如她!”
“你们把我也扔了呀!你们去养米桃吧!反正她什么都比我强!”

图片


而另一边,米桃也因为爸爸评价她“闷葫芦” “不上台面的样子”而委屈不已。

图片

对于米桃在学校被孤立,爸爸认为:


“要不是你内向,人家会这样对你?”


好朋友的欺负,同学们的孤立,加上父母的不理解不接纳,让米桃陷入无限的委屈当中,她哭着对父母说:


“别的孩子遇到事,父母总是会帮他们,而你们呢,总是让我忍!让我懂事!”

图片


米桃内心埋怨父母“没用”,而父母也忽视了一点,孩子之所以内向,是因为父母给不了她足够的“力量”,她的自卑,本就是“情有可原”的。


那些伤人的话,像一把把匕首,在孩子们的心里注满委屈,割破的是孩子对自己的信心、勇气。


父母挑剔孩子的出发点是想激励孩子,但这样的激励本质上是对孩子的否定,传递出这样一种讯息:你做得不好、你不行、你要听我的……这些话在孩子身上制造出的是低价值感。


很多孩子多活在了父母的“差评”中,那些“干啥啥不行”的孩子,是因为他们停止了爱自己。


1

“干啥啥不行”的孩子背后

都站着这样的家长


在一期《少年说》中,6年级女孩王紫晔向她的“毒舌”妈妈喊话:

“我觉得我妈妈生活得一定很苦,毕竟她的嘴那么毒。”
图片


王紫晔有次数学考试得了50多分,好多天不敢和妈妈打电话,最终妈妈知道后,对她咆哮:

“你真是一个人才,你怎么考出这种鬼东西的呢?”

“你看看我的智商,再看看你的,真是半点没有遗传。”

“你要是再考成这样,就不用来学校了,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

图片


考试失利只是让孩子感到沮丧,可妈妈的打击和否定却让她感到窒息。


王紫晔的弟弟写作业时,妈妈也会拿王紫晔做反面教材:

“你要好好学习,不然以后就像你姐一样,学习一塌糊涂,干啥啥不行。”


在王紫晔的毒舌妈妈眼中,她是个“干啥啥不行”的孩子。


可“毒舌”妈妈并不觉得自己毒舌,认为她讲述的都是事实,她回应女儿:这么做都是为你好,只是用了直白犀利的方式。


这位妈妈一定没有想到,她所谓犀利直白的言语,日积月累已经对女儿造成了不小的伤害。


为人父母最怕的就是,以“为你好”之名,行“伤害”之实。


去年5月6日有一起新闻,西安一名9岁女孩在家中跳楼身亡,她的遗言让人落泪。


女孩跳楼前留下了一份遗书,上面写着“妈妈对不起,这是我的决定,为什么我干什么都不行。”

图片


当时距离复学还有5天,事发前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5点交,女孩只完成了一页多一行,老师的要求的是一页半。到了6点,女孩把自己反锁在卧室,随后就跳楼了。


只是一篇作文而已,完不成就晚一点交,孩子却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是什么让孩子出现“我干啥啥不行”的感觉?一个那么小孩子,走到自杀这一步,前面一定有无数次的自我否定作为铺垫。


孩子的自我否定,往往源自于周围无数次有意无意的批评与否定。


那些干啥啥不行的孩子,都被家长的言语暴力给毁了。


2

长期的否定

最终会击垮孩子


当孩子认可自己,对自己持肯定态度,拥有“我相信我能行”这个自我肯定的信念,相信自己可以克服困难渡过难关,那TA就具备了抗击挫折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逆商AQ”。


上文提到的那个跳楼的9岁女孩,显然她失去了“自我肯定”的能力。


缺乏自我肯定能力的孩子,都是非常低价值感的,他们心中的能量非常弱。如果自我肯定能力强的高自尊感孩子,能承担10斤的心理负担,那他们只能承担2斤。


在面对与家长的冲突时,自我认同感低的孩子会跟着家长一起攻击自己——“没关系,我就是个垃圾。”


我曾看到一则新闻:一个成绩从未跌出前5的11岁男孩对自己的描述是“废物”“窝囊废”。


男孩小飞的成绩很好,可他的父母依旧不满意,管教非常严厉,在家安装了监控随时关注儿子的一举一动。


小飞一旦做了错事,轻则罚站,重则罚跪两小时。“废物、窝囊废”这些词,是小飞父母的口头禅。


他不管有多努力,可还是活在了父母的差评中。有天,他留下一封信后就离家出走了:

“妈妈我要走了,我知道我是一个废物、窝囊废、累赘……这些年让你们生气不是一天两天了。”
图片


在外部反复多次消极暗示下,这些否定和负面因素都会转化为强烈的自我攻击,孩子会觉得自己无比糟糕,出生在这个世界是一个错误,其他任何一个人都比我强,逐步认可和接受自己是个“垃圾”的身份。


一个低价值感的孩子,会把自身遇到的挫折都归因于——“我不够好”。长期的自我否定,最终会击垮孩子。


3

家长必修课——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


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提到: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我也有反省自己在教育小花的时候,有没有给她一种干啥啥不行的错觉。


有次小花在订正数学计算题,那天她错了不少,她自言自语道:“是不是我太笨了呀,怎么这都会错。”我当时说了句:“你不是笨,是还不够认真。”


现在回想起来,在这种时刻,不应该只简单反驳一句,而是多和小花聊聊,打消她认为自己是个“笨小孩”的念头。

图片


认可、尊重孩子,我们作为父母需要一生修习的功课。


尝试着去理解这样一个概念:孩子的自律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学出来的,更不是逼出来的,而是从自尊心里生长出来的。


那些高自尊感的孩子,会主动地去选择自律。


而那些总是被家长催促、打骂、贬低的孩子,他们也想要努力变好,想要不那么讨厌自己,想得到父母的赞同,可外部反复多次的消极打击,让他们的自我认同感从一开始就被粉碎了。


他们内心的能量用来治愈伤痕还不够,哪还有多余的力气去自我驱动呢?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在书中,提出了亲子相处的“四个要素”,帮助父母对孩子实现共情与尊重。


观察:以客观的视角去发现细节,不以成年人的视角“先入为主”。


感受:从孩子的角度,把看到的客观情况带着自己的感受说出来。


需要:家长认清自己的诉求,同时也体会孩子的需求。


请求:最后以请求的方式,对孩子提出自己的期待,明确地告诉孩子“我希望你做什么”,而不是“你不要这样做”。


孩子如何获得高自尊和自信,根源往往在于家庭。


父母给予的无条件支持、引导和鼓励,是让孩子产生高价值感、自信自律、内驱力最好的养料与催化剂。


培养孩子良好成长的方式有很多种,值得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探索。

父母堂
父母堂
融合中西,聚集海内外精英家长,开拓国际化教育视野。
3065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 The End -

— 好物推荐 —

图片
图片

图片

教育

<< 21 22 23 24 25 >> 

公众号 • 父母堂

  • 父母堂微信号 : askjane
  • 融合中西,聚集海内外精英家长,开拓国际化教育视野。
  • 手机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进行订阅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