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凡尔纳科幻小说的空间形式
- 来源:科幻
凡尔纳科幻小说中故事发生地多是当时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到的空间,例如荒岛、极地、海底、地下、低空、太空等。凡尔纳在小说中对各类空间的描写同18、19世纪地理大发现人类探索外在空间的行为十分相近。在现实生活中凡尔纳几乎走遍了整个欧洲,访问过美洲、非洲,他对各大洲的地理环境,还有天文、物理、航海等知识都很有研究,他还具有极丰富活跃的想象力,所以在其小说中,对各种新奇空间有着独到又具体的描述,他的科幻作品也具有明显的空间感。本文选用凡尔纳在中国接受程度较高、空间特征明显的中长篇作品来对科幻空间的类型及构建进行分析解读。关于空间的分类,在空间研究中被广泛接受的是列斐伏尔的空间3分法,不过凡尔纳的科幻小说重点描述的是空间的地理、物理属性,所以在参考借鉴列斐伏尔空间分类的基础上,本文按照“现实存在”和“虚幻想象”的两大因素,把凡尔纳科幻作品划分为真实空间和虚构空间两个大类,根据凡尔纳具体作品中展现的空间形式在这两个空间大类下再做更为详细的划分。
1、地球陌生的真实空间 凡尔纳小说中展现出的空间形式多姿多彩,几乎囊括了天上地下人类所知的所有地理空间位置。其中本文所论述的真实空间就是指在人类生活的地球中实际存在的空间,人们借助一定技术手段或仪器设施可以到达的,同人类日常生活空间有一定距离,相对独立封闭的空间。凡尔纳科幻小说中的真实空间,诸如海洋、地下、低空虽然是实际存在于整个地球空间中,但却不是人类日常生活的地理空间,这些占有一定地理位置的空间是独立于人类生活空间范围之外的特殊存在,这些空间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陌生的。在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中,真实空间是由现实自然环境构成的地理空间,也就是索亚所说的第一空间——物质化的物理空间,从空间形态的特征属性来看,凡尔纳小说中构建的真实空间具有以下两点特性:一、明显突出的科普性。真实空间是在人类生活空间之外的、存在于地球上的空间,人们随着社会进步及技术发展才慢慢探知到这些空间,所以凡尔纳基本都会从物理层面开始构建这些令人有些陌生的真实空间,在描述一个新的空间类型时,凡尔纳皆会对其地理位置、物理属性等常识性知识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说明。AdamRoberts的《科幻小说史》中表示:“由科幻爱好者发明的区分——硬科幻、软科幻,“技术小说”通常被用来描述“硬科幻”:机器小说或者宇宙小说,关于太空飞船、武器、人造肢体,或者关于现代物理学严格理解中宇宙的故事,‘真理’的铁律居统治地位。”凡尔纳的小说是典型的硬科幻流派,其小说中引人入胜的科幻空间情节,皆是建立在已知的科学理论基础之上,他对带有科幻色彩的空间内容的描写和解释都力图最大程度地贴近事实。因此,其科幻小说对新奇地理空间的描写,充满着科学精神的光辉,其创作出的科幻空间,有很多还被当做科普知识介绍给青少年读者。 二、完整独立的社会性。凡尔纳科幻小说中创造的真实空间,都是具有一定独立性的新型地理空间,它们同人类的现实生活空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故事主人公借助一定工具或技术手法进入新空间就形成了新的社会关系和空间内容。真实立体的社会关系构成了科幻空间的社会属性,使科幻作品的空间内容更加丰富饱满。凡尔纳科幻小说中的每一种具体空间都具有完善又独特的内容和社会关系,下文会在具体作品中对凡尔纳科幻小说中的真实空间进行归纳和分析。 2、迷人危险的海洋空间海洋是人类最早探索并涉足其中的空间,来自海上变幻莫测的环境条件以及陌生未知的海洋生物是科幻小说故事情节展开的主要内容。本文所述的海洋空间是指作为故事发生地和人物活动场地的海洋地理环境,这个海洋环境具体来说包括海面、海底及海岛在内。提到科幻小说中的海洋空间,最先出现在人们脑海中就是著名的凡尔纳三部曲,也称海洋三部曲,即《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另外国内读者熟悉的展现海洋空间的作品还有《漂浮的城市》、《15岁小船长》、《大海入侵》、《飘逝的半岛》、《北冰洋的幻想》、《极地司芬克斯》等,凡尔纳描述的海洋空间历险的科幻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人类在充满巨大自然力量的大海面前显得渺小而虚弱,但是主人公通过智慧和科技的力量能够在浩大海洋中谋得一席生存之地或是与强大海洋之力相抗衡,凡尔纳的作品使人类对神秘的海洋空间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 凡尔纳笔下的海洋空间是一个异于人类生存的陆地空间,对海洋空间的物质化描述是从物理水文知识开始的,凡尔纳作品中对水压、水流,水下气体、能源,海中生物、遗迹以及人类在海洋空间中的生活状况等都做了详尽描述,主人公需要借助轮船、气球、潜艇等先进交通工具在这个空间内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将海洋空间范畴内的各种事物、情态逐渐展现出来,故事主人公在这种远离现实生活的新颖空间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关系。
鉴于涉及海面空间的作品诸如《格兰特船长的儿女》、《15岁的小船长》,涉及海岛空间的作品诸如《神秘岛》、《飘逝的半岛》等虽空间位移感明显,但科幻色彩不甚突出,本节就重点分析《海底两万里》中海底空间的种种表现特征。《海底两万里》中有一艘高出当时技术水平的卓越潜水艇——诺第留斯号,它是在海底空间自由活动的重要工具,不仅能在海洋中自由潜行,还有完备的生活设施及各类航行机械。小说运用物理动能相关知识向读者解释了“诺第留斯号”长期在海下潜行依靠的是电力,虽然在当时的现实世界中人类还没有成功制造出潜水艇,但凡尔纳凭借准确的力学、电学原理,加上合理的拓展想象,“发明”出能在海下几万英尺任意运行的非凡潜艇。小说中有很多篇幅,把海下潜艇和海洋独特空间中的事物、景物作为描写对象,并对它们做出科学性解释和物质化的描述,让读者对海底这种相对陌生的空间有了深入细致的了解,使读者能在已知的一定海洋知识基础上对陌生海底空间形成较明晰的构想。
除了对海洋在物理层面的描写外,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作者从进入潜艇的三个外人的视角出发,对船员们长期生活的海下社会空间也做了描绘,潜艇的主人尼摩船长因早年受殖民者的压迫,对陆地有着极大的反感,他带着教授等人使用潜水仪器在海底漫步时,走到靠近大陆架的地带就不再向前行走了。在尼摩船长眼中,海底空间跟人类生活空间有着泾渭分明的界限,尼摩船长指挥的潜艇除了浮出海面进行必不可少的换气和休整,很少离开海底,即便浮出海面也会远远地离开陆地。
潜艇上人们的吃穿住用行,生活各方面的用材都取自海洋,就如同在地球上生活的人们,生活取材于地球资源一样。在吸烟室里,船长用的烟草是一种含有烟碱的海藻;地中海沿岸一种名为“江珧”的贝类产生的细丝可以制成优质的衣料、袜子和手套;潜艇上的食物是形形色色的鱼类,酒是用藻类植物酿制;纸张是用海中的大叶藻制成。就连潜艇上的船员去世,都埋葬在与世隔绝的海底“珊瑚王国”。海洋是同人类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异质空间,只是人类较少涉足其中。海洋空间辽阔宽广、海底世界缤纷多彩,还有许多人类未知的事物以及潜在的危险和惊喜,凡尔纳在新时代地理大发现的科学知识基础上,结合已有的科技水平和机械器具,发挥丰富想象力,创造性构想出在广阔海洋空间遨游的精彩故事,向广大读者展现了神奇浩瀚的海洋世界,在科幻小说的历史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3、广阔新颖的大陆空间大陆空间是指人类生存所在和已探知到的陆地范畴的地理空间,凡尔纳科幻小说中发生在陆地上的故事,多是借助交通工具和先进技术幻想升华出的探险故事,按照其作品中展现出的具体内容还可细分为地面空间、地下空间。地面空间就是人类日常生活及活动所在的一般空间,地下空间是指使用机械手段能够进入的地面表层之下的空间部分。
地面空间的代表作《80天环游地球》、《沙皇的信使》、《南非洲历险记》等,这几部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分别是围绕着全球环游、战地送信、非洲探险展开的,凡尔纳在小说中既提到那个时代常用的马车、轮船、火车等普通交通工具,也写到了骑大象、坐雪橇、使用热气球等不同寻常的交通手段,他凭借现实中的真实工具和非凡的想象力,以大胆、刺激的方式带领读者游览了地域广阔的地球陆面空间,并结合相应的科学知识、地理知识展现了世界各地的奇风异俗,让读者对陆地上面积广袤的地理空间有科学和文学上的全面认识。
陆地是人类活动最集中、最广泛的空间,凡尔纳作品的“硬科幻”特征突出表现在小说描写的内容尽量贴近现实,保证作品的真实性,所以描述大陆空间的作品中科幻因素相对是比较少的。这部分作品主要在位置移动、科学知识、技术手段、生活常识、人际社会关系等方面来对空间进行描述,想象力虽丰富,科幻性不明显,在这里就不对地面空间做详细论述,重点对《美丽的地下世界》中描写的地下空间进行分析。《美丽的地下世界》将故事背景设置在苏格兰地下煤矿,书中对地下煤城做了详细的描述,还从地质学和工业发展的角度介绍了煤的形成、煤矿的结构和生产过程。小说以大量数据陈述了地球上煤矿的起源发展过程及当时世界主要产煤区的煤炭储量情况,让读者对地下空间及煤矿开采活动有了基本认识。“地面和地下煤矿有30架梯子首尾相连,可让矿工一直下到下层平巷的地槛上,梯子搭成的联接渠道是煤仓底部与地面之间的唯一通道。”矿井的平巷连通着另一个井口开得较高的矿井,热空气通过这种逆向的呼吸自然地散发出去进行井下通风。故事主人公之一的老工头西蒙一家十多年来一直生活在煤仓井下,“在煤仓井下我们没有邻居,只有我们,就只有我们。”即使旧煤仓因资源枯竭被荒废多年,异常凄凉破败,但是曾经在煤矿工作的西蒙一家对地下空间仍有着极深的感情,不愿搬到地面居住。新的矿层发现后,老煤矿的工人们确信他们将永远不会失去工作,都放弃了地上生活住在煤矿里,煤矿天然的布局适合人们定居,因此渐渐形成地下煤城。在新煤城“电作为热和光的原动力,起着首要作用。这地下城市许许多多电轮替代了日光,悬吊于拱顶的拱腹面之下,挂靠在天然的柱石上,有电-磁机器产生的电流连续供电——一些是太阳,另一些是星星——它们大面积地照亮了这一领域。当休息时间到了,一个开关就足以在煤矿的这些极深的深渊里制造出人造的夜晚。”地下城市的生活不是枯燥单调的,人们也有娱乐,生活安定富裕快乐。这群居民,有着同样的兴趣,同样的爱好,几乎同样富裕,实际上组成了一个大家庭。人们互相熟悉,互相接触,极少感到需要去外面寻找什么娱乐。在煤矿里散步,在湖上和池塘上郊游,同样是愉快的消遣。地下“煤城”是凡尔纳想象出的一群从事特殊工作的矿工们生活的空间形式,在这个常年黑暗的空间中除了没有蓝天白云、太阳月亮星辰、气候变化,矿工们的生活状况同地面上真实的世界是相似的。人们借助电力和各种生活工具,在一个同现实空间有着紧密联系的地下空间,完全能够过着平等、舒适、愉快的生活。这是凡尔纳在科学技术完美运用的基础上对人类生活空间扩展的科学设想。陆地空间对广大读者来说,是熟悉到容易被忽略的一种空间类型,但在凡尔纳的科幻作品中他总能发现没有被人重视的空间形式,通过合理想象和科学手段构建出内容丰富、引人入胜的陆地空间,使广大读者对自己生活所在的空间有了崭新认识,同时扩展了人们看待现实世界空间的眼界,极大丰富了科幻小说展示的空间范围。4、遗世独立的低空空间低空空间是指高于人类生活的陆地范围、能够通过简易工具到达的大气层内的空中空间,从气象学的来角度来说,就是大气中对流层的空间范围。这个空间同大陆地面距离不是特别远,属于人类目测的范围之内,却无法直接进入。凡尔纳科幻小说中涉及到的空间类型多样又细致,几乎把人类可能到达的地理空间都纳入其中。表现低空空间的作品主要有《空中村落》和《气球上五星期》。凡尔纳在这两部作品中对树上居民生活空间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的描述还有对飞行工具的技术性解读,都让读者感到无比的真实,广大读者通过凡尔纳对低空空间的独特表现,进而对这一新颖空间有了形象具体的认识。《空中村落》中凡尔纳以惊人的想象力构建出一个在半空中生活的土著村落,在非洲大陆猎取象牙的商队在回国途中受象群冲击误入丛林,商队最后只剩下美国人约翰•科特、法国人马克斯•于贝尔、土著男孩朗卡、土著向导卡米。他们进入乌班吉大森林后,遭遇一群半人半猴的土著人,被扣留在土著人居住的空中村落。空中村落建在高大的树木上,“两棵紧挨着的向一起倾斜的树,树上的树杈相互交错,如同台阶一般。”爬到树顶尽头,空中村落出现在眼前,“……已经是距离地面大约几百尺高的地方了。眼前的一切令他们目瞪口呆!脚下是一片沐浴在阳光下、四处延展的平台;抬头可见大树翠绿的枝叶。平台上还有一条条的道路,两旁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着用黄色黏土和树叶搭起的茅草屋。这完全是一副健在高处的村落的景象,而目所能及之处竟看不到这个村落的尽头。”土著人动手搭建的空中住所“表现出比鸟类、蜜蜂、海狸和蚂蚁的巢穴更为精巧的工艺。”被土著男孩朗卡所救的一个小土著人自称他们是瓦格底人,瓦格底人从外形上看“与人以及猿猴都有不少生理上的相似之处。”他们穿着橙红色的兽毛和一种植物布料,会说话,虽然除了几个刚果词语和德国词汇之外外人基本听不懂他们的语言,但他们用来交流的确“是建立在一系列声音和世代因袭下来的动作基础上的话语。”这些树居居民还会敲击燧石取火、会吃肉和植物、会用蜜,但不会用刀叉,而是用手吃饭。他们会像人类一样盛装聚集在广场上朝拜国王,但跳舞的动作却是像猴子一样做鬼脸、翻筋斗,吹奏乐器也是毫无韵律。被朗卡所救的小土著人利玛依和他的家人,因为感恩对这四个白人表现得极为热情友好。科特通过观察发觉生活在空中村子中的瓦格底人“有一定的道德感,很正直,能明辨是非,同时也知道占有”、“他们一般都会组成家庭,夫妇共同生活,抚育孩子,父母与子女保持着感情的联系……”土著人的村落生活简单而安静,男女分工明确,女人忙碌家务,男人外出采摘打猎。被扣留村子的四人详细观察到了树上居民的生活情况,他们认为这些土著人是“介于最发达的猿人和真正的人之间的物种”,他们还发现被土著人聚会参拜国王是多年前在非洲大陆研究猴子语言的约豪森医生。不过约豪森医生当时已经完全疯掉了,无法帮助四人逃离空中村子,四人趁着土著人狂欢烂醉之际,强行突破把守村落梯子的守卫,逃出了空中村子。《空中村落》中遗世独立的树上土著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空间,作者把这样一个奇特空间设置在远离文明社会的非洲丛林显得既新颖神奇又合情合理。而《气球上的五星期》更多是借助技术手段和器械工具向读者展现了低空空间的内容和特性。在凡尔纳生活的时代,飞机这种交通工具还未真正得以实现,能在空中进行移动的工具首推热气球,《气球上的五星期》主人公弗格森博士就是考虑到以往前去非洲探险的科学家大多被恶劣的自然环境阻拦或被凶狠的土著人杀害,而乘坐气球穿越非洲大陆就能有效避开这些危险。气球“维多利亚号”在小说中被当做唯一的交通工具使用,它本身的移动就给人以明显强烈的空间感,热气球可以在空中运行到稍稍高出地面的空间,既避开陆地上的危险,又可随意观察大陆上的情况。低空空间具有轻松方便的前进线路,同时存在不受人力控制的风险因素。在低空中,恶劣的天气和凶猛飞禽同地面上的猛兽和野蛮部落一样可怕。另外,因在半空中的停留和飞行,这种景象落在非洲土著人眼中,就成一种超自然的神迹,这是借助了低空空间在土著人眼中的神圣性而产生出的效果。凡尔纳借助博士一行人的空中探险之旅,让读者们再次关注到低空空间中的独有特性。综上所述,凡尔纳科幻小说中构建的真实空间,是作者结合已知的相关科学知识在真实存在的地理空间中构思出神奇故事,读者在阅读这类反映真实空间的科幻作品时,能够感受到浓厚的科普意味。 5、科学展望的虚构空间科幻小说离不开科学的想象,凡尔纳作为“科幻小说之父”,在其作品中自然少不了幻想远离地球真实空间的虚构空间,虚构空间是在作者科学幻想基础上营造出的不真实存在于世的地理空间或社会空间,比如地球核心空间、宇宙外太空、机器空间、乌托邦城市等。凡尔纳科幻作品中建构的虚构空间同真实空间相比,有着不一样的想象方式,这使读者产生了不同的阅读感受。虚构空间在凡尔纳独到“硬科幻”创作特征下,没有外星生物、没有时光穿梭、没有宇宙飞船,虚构空间的物质属性、社会属性及存在其内的事物是作者对已知科技和已具备技术程度的合理想象、预测。凡尔纳科幻小说中构建的虚构空间虽然没有真正存在于现实的宇宙空间中,但在作品文本中精心描述的虚构空间也是故事主人公进行活动、展开故事情节的必要物质载体。因为虚构空间赋予了作者更灵活自由的发挥余地,虚构的科幻空间已经不再拘泥于介绍详实的科学知识,而表现为一种高于现实世界的新空间类型。凡尔纳创作的虚构空间具有以下三点突出特征:一、科技上的前瞻性。科幻小说的英文翻译是sciencefiction,“科学”science是作为修饰词出现的,因此,科学知识及可能的科学技术内容都是科幻小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研究认为科幻小说是“为建构一个不存在的世界,或即将要存在的世界。”凡尔纳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一直关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他建构的虚幻空间虽不是真实存在的,却也没有毫无根据的随意挥洒,而是基于现实中科学发展水平的合理想象和科学推测。凡尔纳作品显著的“硬科幻”特性在科学预测这一点上表现得尤其突出。二、对科技伦理的批判性思考。科幻小说本身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但因其超前的先进性,科幻小说中往往蕴含着许多超越时代限制的深刻内涵。凡尔纳把对人类发展的预测放在虚构的科幻空间中进行了展现,并表现出对科技伦理的深刻思考:技术先进固然能够为人们带去美好的物质和身体享受,但是人心的贪婪和对权力的渴望,在先进科技之下更容易为人类带去灾难。凡尔纳用他严谨丰富的科学理论以及奇妙睿智深刻的想象能力构想出形式多样的空间,引导读者领略别样的科学幻想乐趣。三、对现实与未来关系的进步性思索。凡尔纳虚构的科幻空间带有未来技术发展的可能性,他在这些空间中表现出对人类现实发展中各种社会问题、弊端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发展走向的预测、思索、担忧。这同他前期创作的真实空间特性有着很大不同。 6、神秘刺激的地心空间地心空间是指地球表面之下穿过岩石层后,延伸至地球中心的这一部分空间,地心空间可谓是凡尔纳独辟蹊径建构的虚构空间,凡尔纳的作品认为在地球表面几千英尺下的岩石层之下,有一个类似地面人类生存的空间,在其经典作品《地心游记》中,描绘了一个有山有水,有空气、有生物的瑰丽神奇地心空间。一般人们普遍接受的科学论断是,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地核组成的层状球体,地心内部就是地核,那里充满高温、高密度的某种液态金属,不可能有人承受得住地心的压力和热度,更不可能有人穿越地球核心部位,从地球的一端到达另一端。但在凡尔纳的想象虚构中,地心却是一个别有洞天的新空间。小说开篇写到德国矿物学家里登布洛克教授和侄子,破译出一本古老书籍所夹的羊皮纸上记录的进入地心的方法。凡尔纳在书中借教授之口做了一系列科学推测,反对关于“地心热”的学说,为下文开始的虚拟地心空间探险铺垫了理论基础。教授和侄子带着各式各样的科学仪器、武器、粮食、钱财等,请了一位冰岛的向导,三人从死火山斯奈菲尔的火山口进入地下,开始地心之旅。教授一行人顺着火山口通道向下走了2800英尺,前往地心通道一路黑暗,前往地心的通道是倾斜向下的,还有凹凸不平的岩石可以作为向下走的阶梯,穿越地下通道就像是在穴居,活动范围狭窄、空间封闭、没有光源、与世隔绝。地下还有众多分岔路口,三人在地下见到了许多罕见的、独有的事物和情况。走出狭窄的地下过道,展现在人眼前的地下空间是有空气、大海、风雨雷电,还有已在地面灭绝的史前生物,冰河第三纪、第四纪的植物,同真实的地面空间相比只是缺少了太阳和月亮。更神奇的是,《海怪大战》一章中还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远古生物之战,三人在地下海中亲眼目睹了两头活生生原始海洋爬行动物的激烈搏斗,一头鱼龙和一头蛇颈龙,蛇颈龙失败死亡。除了对地下自然气候、生物环境进行详细描写外,更让人吃惊的是,在凡尔纳构想的地心空间中还有远古巨人的存在,他们在树林中远远看到一个巨人,“他的身高至少有十二英尺,他那如同牛头一样大的脑袋,一半隐藏在蓬乱的头发里——这些头发简直就像古代大象的鬃毛。”凡尔纳作为“硬科幻”流派的代表,其小说中的描写对象和每个细节都务必做到有理有据,虽然对地心空间内容的描写看起来十分令人惊讶,但他在书中也尽量对种种不平凡现象做出合理解释,对于出现在地下空间、与正常人类毫无接触的远古“类人”物种,凡尔纳借侄子之口发表了看法:“不可能有人类活在那个地下世界!没有一种未知的人类生活在地下洞穴中,而且还和地面上的人类毫无往来!这是非常荒谬的想法!我更愿意相信,那是一种和人的形象非常相似的动物,是一种古代的猿,或者地球早期的沸沸……”在基于一定科学性说明之下,地下“巨人”的情节似乎显得能够被读者接受。教授一行三人是通过火山口进入的地下,他们从地心返回地面也是借助火山通道,三人乘坐的木筏因为地心岩浆的爆发被逐渐沸腾的地下水流推往山体喷发通道中向上升,他们因此又被带回了火山口,回到地面。返回光明陆地的位置,并不是冰岛的斯奈费尔火山而是意大利一个小岛上的斯德隆布利活火山,这里距冰岛火山2000公里。虽然《地心游记》的篇幅在凡尔纳众多科幻小说中属于较短的,地下探险的过程持续了短短3个月,但他在书中对地下空间的描写依据了大量地质知识,而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地质层是对自然环境、对地球发展漫长历史的一种物质记录和保留。凡尔纳对地心空间形式的表述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了地球地质的时间变化来展现的,主人公越是下降得深,从地下空间的种种遗迹和物种中越能感受到地球历史的倒流,这种借助地理科学知识的描写方式让读者对虚拟的地下空间产生很大的认同感,因而让人感到真实可信。7、类似地球的宇宙空间宇宙空间是指在地球大气层之外的其他星球或者外太空的空间,凡尔纳科幻小说中直接描写外太空又为中国读者所熟知的就是《从地球到月球》、《环游月球》、《太阳系历险记》,这几部作品对地球之外的新星球从地理、物理、天文学相关层面做了知识性介绍,作品情节奇幻惊险,在细节处充满了科学设想,本节选用结构紧凑的《太阳系历险记》来具体解析凡尔纳构建的宇宙空间。19世纪中叶某一年12月31日夜间,一颗彗星突然撞击地球,驻守在阿尔及利亚海岸小城的法国上尉塞尔瓦达克和勤务兵本一佐夫受到冲击昏迷,等他们醒来时发现到了一座孤岛,这座陌生的孤岛被两人命名为古尔比岛。大约一个月之后,俄国铁马什夫伯爵和他的船队驾驶着多布里纳号漂泊到了这座孤岛。大家都发觉现在所在的陆地范围变小了许多,白天和黑夜只有六个小时,重力大大减小,太阳成了西升东落,月亮不知去哪儿……上尉和伯爵的船队一起出海考察他们来到的新地方,想要探究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才造成这些奇怪变化。直到孤单漂泊在海上小岛的学者罗塞特——上尉的中学物理老师,痴迷天文研究——来到岛上后,所有人才明白了他们所处的状况:一颗彗星从地球表面擦身而过,把地球上地中海周边的一部分陆地和海洋带到了太阳系中,跟随彗星一起运行。罗塞特把这颗新星球命名“加利亚”,还推算出“加利亚”的质量、体积、形状、运行速度和轨迹。这个新星球原本是一颗在太阳系运行的周期彗星,体积、质量都远小于地球,所以它自转的速度很快,一昼夜只有12个小时;它远离太阳,所以公转运行轨道比地球的长、公转速度比地球慢,公转方向也与地球相反。星球表面是一种不知名的金属,星球上有活火山、偶有高温岩浆溢出,冬季来临时这个地方会达到零下几十度,滞留在星球上的人们需要住在火山附近的地洞中御寒。凡尔纳笔下的新星球空间中并没有什么绚丽华美的高科技,也没有什么迥异于地球的地方,凡尔纳运用物理、天文知识,把“加利亚”塑造成一个自然环境类似于地球的新空间,就连无辜被带到这颗彗星上的地球人,日常生活的情形同在地球上相差不多:开荒种田、滑冰嬉戏,互助合作,平淡愉快的生活照常进行。在脱离地球的外太空中,人物形成的社会关系同在地球的真实空间中是一样的,“加利亚”就如同一个缩小了的地球空间似的。因为彗星围绕太阳运行一周需要两年时间,两年后会在之前发生过摩擦的地点同地球再会,所以一群来自地球不同国家、性格各异的人们,只得在孤零零的“加利亚”上生活两年,等待彗星再一次运行到接近地球的位置。小说结尾时,古尔比岛的居民一同乘坐热气球,在“加利亚”撞上地球之前飘回了地球的大气层。有一群英国军士们,因拒绝同古尔比岛上居民互通消息就独自留在海湾附近的另一小岛,他们随着加利亚自身的分裂留在了彗星上,继续在太阳系遨游。书中运用大量篇幅深入浅出介绍了太阳系的天文、地理、物理知识,对滞留在彗星上人们的生活状况也做了具体描述,从物理层面和社会层面对新星球“加利亚”所在的外太空进行了展示,这不仅体现了凡尔纳作品的“硬科幻”特征,还凸显了作者的人文关怀,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外太空的感受更加具象。虽然作品中按照地球旧历法去描述新星球的时间显得有些混乱和生硬,但不可否认凡尔纳对外太空的建构依然显示了他独到的个性。8、影射现实的机器空间机器空间是指依托先进技术发明出能量巨大、功能完善的超前机器形成了故事发生及人物活动的奇特空间,这种空间在凡尔纳的科幻作品中是一种很独特的类型,也是“硬科幻”性质最为突出的一种空间类型。其在作品中描写的或大或小的机器是对现实已有技术和器械的进一步完善和想象。比如《机器岛》中由钢铁和电力搭建而成的人工岛、《蒸汽屋》中由蒸汽机控制的可移动钢制房屋,本节选取流传度较高的《机器岛》进行机器空间的解读。由美国大资本家出资建造的钢铁人工岛——标准岛,是一座外壳完全由钢铁制成,拥有两台千万马力推动机的神奇机器岛屿,两个推动机分别被安置在岛上东西两个区,强大的动力让这座岛屿可以随心所欲在太平洋的海域中漫游。机器岛的中心是一座完全现代化的城市,先进电缆沟通着移动岛屿同现实社会(美国)的联系,城市中有电话、电梯、传字机(类似于传真机)等先进生活设施,还有便利完善的公园、天文台、剧院、图书馆、总督官邸等实体建筑。岛上的居民全部是美国的大富豪,他们为追求安逸享乐的生活来此定居。岛上没有贫穷和恶行犯罪,就像一个桃花源似的美好空间,通过控制航线机器岛终年在太平洋的热带海域畅游,岛上的气候四季如春、完全不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标准岛漂泊于海上,独立于大陆之外,却是个完整的小社会,岛上的居民都是有思想、有欲望的普通人,这一点同真实世界中的人类是相同的。人工岛被泾渭分明的划分为两个区域,西区新教徒是老住户,他们是讲求实际的人,满足于标准岛独立世外的舒适生活,而东区都是天主教徒,他们更理性、文雅,整日想着要同外部世界做一些贸易交往。想法迥异的两区人民,在奢侈安逸的生活表象背后有着激烈的权利之争,这种斗争在标准岛的行政长官去世后达到顶峰:东西两区的居民在两大巨富家族的带领下争夺标准岛的控制权,岛上所有人,包括宗教、媒体人士都卷入了论战。由于双方无法达成一致,两大巨富家族代表人分别被任命为所在区的总督。新选出的两位总督在标准岛的航行线路上出现分歧,各自发号施令,朝着两个相反方向开动机器岛,结果左舷区的发动机爆炸。标准岛无法保持正常航行,岛上同陆地的联接也因此中断,没有大陆补给缺少粮食,还遭遇海上旋风的标准岛在海水狂风的作用之下分裂,慢慢沉没于海底。《机器岛》发表于1895年,同凡尔纳前期创作的科幻作品相比具有明显的社会批评意义。通过机器人工岛这一特殊空间形式,作家不仅预见了未来的科技状况,还对科技进步背景下工业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矛盾进行了深刻思考。描写机器空间的小说同凡尔纳其他科幻作品相比,既展现了科学技术对人类先进积极的影响,也预示了先进科技在贪婪人心控制下潜在的危险。9、思索未来的乌托邦空间“乌托邦”一词来源于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托马斯·莫尔(英国人)的名著《乌托邦》,在本文中这个词特指空想的美好社会空间,这是一种仅存在于人类思维构想中的特殊空间,在凡尔纳的科幻作品中这种虚构的空间具体表现为一个城市占有一定的地理位置空间,因为特殊的科技背景和社会关系,形成了具有独特内容的空间形式。凡尔纳科幻小说中反映乌托邦空间的作品是《蓓根的五亿法郎》。故事的两位主人公法国人弗兰西斯·撒拉逊博士和德国的舒茨教授因亲属关系成为蓓根夫人5亿法郎遗产仅有的两位继承人。撒拉逊用这笔钱在美国的西北荒野上建立起一个叫做“法兰西村”的理想公社城市,城市富裕繁荣,居民们过着勤劳、幸福、和平的生活。而舒茨教授建立了一座完全军事化、魔鬼式的“钢城”,这座城市主要产出武器,屠杀人类,破坏人们和平幸福生活。舒茨在“钢城”秘密建造一座巨型大炮,打算用装满冷冻毒气的碳酸炮弹去摧毁法兰西村。但是炮弹的发射轨道计算错误,炮弹越过了法兰西村,甚至超越地平线,进入太空成了地球的一颗卫星。对发射失败暴跳如雷的舒茨,计划对法兰西村发动第二波进攻,将其彻底摧毁。撒拉逊博士家的好朋友、青年工程师马尔赛为了正义和理想,深入“钢城”和舒茨的实验室,探悉了军火工厂的秘密,用自己的机敏智慧破坏了舒茨的阴谋。最后,一颗毒弹的意外爆炸,让舒茨变成冰人死在自己的密室里,而这座武器城市为和平的人民所有,不再制造武器,转为制造人类幸福所需要的农业机器和工业装备。乌托邦的科幻空间从社会层面展现出作者对科技发展的一种人文关照,《蓓根的五亿法郎》中营造的乌托邦空间——法兰西村和“钢城”,代表着两种相反的科学发展观念和价值观念,凡尔纳通过一种形而上的手法预测性地建构出一组相对立的虚构空间,以此来对现实世界科技发展可能形成的社会空间做出展望,甚至思考和警示。凡尔纳科幻小说中构建的虚构空间不仅表现出对科学知识的运用和预测,更表达了对科技发展的深刻思索,这就使得凡尔纳科幻作品中的空间形式更加多样、内容表现也更加丰富多彩,以上通过对凡尔纳科幻作品的梳理和空间形式的总结,可以对其科幻小说中的空间有一个整体上的认知。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十分倚重科技的相关知识,他在科幻作品中创作出的空间形式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空间属性虽有不同,但他在空间建构手段上表现的思路是有内在一致性的:即建立在自然科学知识基础上的地理空间,加上遵循科学原则的想象,对科幻空间在物理属性层面进行了由粗到细全方位的搭建,既让读者接受了物理、化学、数学、地理、天文等学科知识,又使读者在科学知识的支撑中对这些科幻空间产生合理联想,对日常难以进入的科幻空间形成清晰而真实的感受。
1、地球陌生的真实空间 凡尔纳小说中展现出的空间形式多姿多彩,几乎囊括了天上地下人类所知的所有地理空间位置。其中本文所论述的真实空间就是指在人类生活的地球中实际存在的空间,人们借助一定技术手段或仪器设施可以到达的,同人类日常生活空间有一定距离,相对独立封闭的空间。凡尔纳科幻小说中的真实空间,诸如海洋、地下、低空虽然是实际存在于整个地球空间中,但却不是人类日常生活的地理空间,这些占有一定地理位置的空间是独立于人类生活空间范围之外的特殊存在,这些空间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陌生的。在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中,真实空间是由现实自然环境构成的地理空间,也就是索亚所说的第一空间——物质化的物理空间,从空间形态的特征属性来看,凡尔纳小说中构建的真实空间具有以下两点特性:一、明显突出的科普性。真实空间是在人类生活空间之外的、存在于地球上的空间,人们随着社会进步及技术发展才慢慢探知到这些空间,所以凡尔纳基本都会从物理层面开始构建这些令人有些陌生的真实空间,在描述一个新的空间类型时,凡尔纳皆会对其地理位置、物理属性等常识性知识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说明。AdamRoberts的《科幻小说史》中表示:“由科幻爱好者发明的区分——硬科幻、软科幻,“技术小说”通常被用来描述“硬科幻”:机器小说或者宇宙小说,关于太空飞船、武器、人造肢体,或者关于现代物理学严格理解中宇宙的故事,‘真理’的铁律居统治地位。”凡尔纳的小说是典型的硬科幻流派,其小说中引人入胜的科幻空间情节,皆是建立在已知的科学理论基础之上,他对带有科幻色彩的空间内容的描写和解释都力图最大程度地贴近事实。因此,其科幻小说对新奇地理空间的描写,充满着科学精神的光辉,其创作出的科幻空间,有很多还被当做科普知识介绍给青少年读者。 二、完整独立的社会性。凡尔纳科幻小说中创造的真实空间,都是具有一定独立性的新型地理空间,它们同人类的现实生活空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故事主人公借助一定工具或技术手法进入新空间就形成了新的社会关系和空间内容。真实立体的社会关系构成了科幻空间的社会属性,使科幻作品的空间内容更加丰富饱满。凡尔纳科幻小说中的每一种具体空间都具有完善又独特的内容和社会关系,下文会在具体作品中对凡尔纳科幻小说中的真实空间进行归纳和分析。 2、迷人危险的海洋空间海洋是人类最早探索并涉足其中的空间,来自海上变幻莫测的环境条件以及陌生未知的海洋生物是科幻小说故事情节展开的主要内容。本文所述的海洋空间是指作为故事发生地和人物活动场地的海洋地理环境,这个海洋环境具体来说包括海面、海底及海岛在内。提到科幻小说中的海洋空间,最先出现在人们脑海中就是著名的凡尔纳三部曲,也称海洋三部曲,即《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另外国内读者熟悉的展现海洋空间的作品还有《漂浮的城市》、《15岁小船长》、《大海入侵》、《飘逝的半岛》、《北冰洋的幻想》、《极地司芬克斯》等,凡尔纳描述的海洋空间历险的科幻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人类在充满巨大自然力量的大海面前显得渺小而虚弱,但是主人公通过智慧和科技的力量能够在浩大海洋中谋得一席生存之地或是与强大海洋之力相抗衡,凡尔纳的作品使人类对神秘的海洋空间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
鉴于涉及海面空间的作品诸如《格兰特船长的儿女》、《15岁的小船长》,涉及海岛空间的作品诸如《神秘岛》、《飘逝的半岛》等虽空间位移感明显,但科幻色彩不甚突出,本节就重点分析《海底两万里》中海底空间的种种表现特征。《海底两万里》中有一艘高出当时技术水平的卓越潜水艇——诺第留斯号,它是在海底空间自由活动的重要工具,不仅能在海洋中自由潜行,还有完备的生活设施及各类航行机械。小说运用物理动能相关知识向读者解释了“诺第留斯号”长期在海下潜行依靠的是电力,虽然在当时的现实世界中人类还没有成功制造出潜水艇,但凡尔纳凭借准确的力学、电学原理,加上合理的拓展想象,“发明”出能在海下几万英尺任意运行的非凡潜艇。小说中有很多篇幅,把海下潜艇和海洋独特空间中的事物、景物作为描写对象,并对它们做出科学性解释和物质化的描述,让读者对海底这种相对陌生的空间有了深入细致的了解,使读者能在已知的一定海洋知识基础上对陌生海底空间形成较明晰的构想。
除了对海洋在物理层面的描写外,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作者从进入潜艇的三个外人的视角出发,对船员们长期生活的海下社会空间也做了描绘,潜艇的主人尼摩船长因早年受殖民者的压迫,对陆地有着极大的反感,他带着教授等人使用潜水仪器在海底漫步时,走到靠近大陆架的地带就不再向前行走了。在尼摩船长眼中,海底空间跟人类生活空间有着泾渭分明的界限,尼摩船长指挥的潜艇除了浮出海面进行必不可少的换气和休整,很少离开海底,即便浮出海面也会远远地离开陆地。
潜艇上人们的吃穿住用行,生活各方面的用材都取自海洋,就如同在地球上生活的人们,生活取材于地球资源一样。在吸烟室里,船长用的烟草是一种含有烟碱的海藻;地中海沿岸一种名为“江珧”的贝类产生的细丝可以制成优质的衣料、袜子和手套;潜艇上的食物是形形色色的鱼类,酒是用藻类植物酿制;纸张是用海中的大叶藻制成。就连潜艇上的船员去世,都埋葬在与世隔绝的海底“珊瑚王国”。海洋是同人类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异质空间,只是人类较少涉足其中。海洋空间辽阔宽广、海底世界缤纷多彩,还有许多人类未知的事物以及潜在的危险和惊喜,凡尔纳在新时代地理大发现的科学知识基础上,结合已有的科技水平和机械器具,发挥丰富想象力,创造性构想出在广阔海洋空间遨游的精彩故事,向广大读者展现了神奇浩瀚的海洋世界,在科幻小说的历史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3、广阔新颖的大陆空间大陆空间是指人类生存所在和已探知到的陆地范畴的地理空间,凡尔纳科幻小说中发生在陆地上的故事,多是借助交通工具和先进技术幻想升华出的探险故事,按照其作品中展现出的具体内容还可细分为地面空间、地下空间。地面空间就是人类日常生活及活动所在的一般空间,地下空间是指使用机械手段能够进入的地面表层之下的空间部分。
地面空间的代表作《80天环游地球》、《沙皇的信使》、《南非洲历险记》等,这几部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分别是围绕着全球环游、战地送信、非洲探险展开的,凡尔纳在小说中既提到那个时代常用的马车、轮船、火车等普通交通工具,也写到了骑大象、坐雪橇、使用热气球等不同寻常的交通手段,他凭借现实中的真实工具和非凡的想象力,以大胆、刺激的方式带领读者游览了地域广阔的地球陆面空间,并结合相应的科学知识、地理知识展现了世界各地的奇风异俗,让读者对陆地上面积广袤的地理空间有科学和文学上的全面认识。
陆地是人类活动最集中、最广泛的空间,凡尔纳作品的“硬科幻”特征突出表现在小说描写的内容尽量贴近现实,保证作品的真实性,所以描述大陆空间的作品中科幻因素相对是比较少的。这部分作品主要在位置移动、科学知识、技术手段、生活常识、人际社会关系等方面来对空间进行描述,想象力虽丰富,科幻性不明显,在这里就不对地面空间做详细论述,重点对《美丽的地下世界》中描写的地下空间进行分析。《美丽的地下世界》将故事背景设置在苏格兰地下煤矿,书中对地下煤城做了详细的描述,还从地质学和工业发展的角度介绍了煤的形成、煤矿的结构和生产过程。小说以大量数据陈述了地球上煤矿的起源发展过程及当时世界主要产煤区的煤炭储量情况,让读者对地下空间及煤矿开采活动有了基本认识。“地面和地下煤矿有30架梯子首尾相连,可让矿工一直下到下层平巷的地槛上,梯子搭成的联接渠道是煤仓底部与地面之间的唯一通道。”矿井的平巷连通着另一个井口开得较高的矿井,热空气通过这种逆向的呼吸自然地散发出去进行井下通风。故事主人公之一的老工头西蒙一家十多年来一直生活在煤仓井下,“在煤仓井下我们没有邻居,只有我们,就只有我们。”即使旧煤仓因资源枯竭被荒废多年,异常凄凉破败,但是曾经在煤矿工作的西蒙一家对地下空间仍有着极深的感情,不愿搬到地面居住。新的矿层发现后,老煤矿的工人们确信他们将永远不会失去工作,都放弃了地上生活住在煤矿里,煤矿天然的布局适合人们定居,因此渐渐形成地下煤城。在新煤城“电作为热和光的原动力,起着首要作用。这地下城市许许多多电轮替代了日光,悬吊于拱顶的拱腹面之下,挂靠在天然的柱石上,有电-磁机器产生的电流连续供电——一些是太阳,另一些是星星——它们大面积地照亮了这一领域。当休息时间到了,一个开关就足以在煤矿的这些极深的深渊里制造出人造的夜晚。”地下城市的生活不是枯燥单调的,人们也有娱乐,生活安定富裕快乐。这群居民,有着同样的兴趣,同样的爱好,几乎同样富裕,实际上组成了一个大家庭。人们互相熟悉,互相接触,极少感到需要去外面寻找什么娱乐。在煤矿里散步,在湖上和池塘上郊游,同样是愉快的消遣。地下“煤城”是凡尔纳想象出的一群从事特殊工作的矿工们生活的空间形式,在这个常年黑暗的空间中除了没有蓝天白云、太阳月亮星辰、气候变化,矿工们的生活状况同地面上真实的世界是相似的。人们借助电力和各种生活工具,在一个同现实空间有着紧密联系的地下空间,完全能够过着平等、舒适、愉快的生活。这是凡尔纳在科学技术完美运用的基础上对人类生活空间扩展的科学设想。陆地空间对广大读者来说,是熟悉到容易被忽略的一种空间类型,但在凡尔纳的科幻作品中他总能发现没有被人重视的空间形式,通过合理想象和科学手段构建出内容丰富、引人入胜的陆地空间,使广大读者对自己生活所在的空间有了崭新认识,同时扩展了人们看待现实世界空间的眼界,极大丰富了科幻小说展示的空间范围。4、遗世独立的低空空间低空空间是指高于人类生活的陆地范围、能够通过简易工具到达的大气层内的空中空间,从气象学的来角度来说,就是大气中对流层的空间范围。这个空间同大陆地面距离不是特别远,属于人类目测的范围之内,却无法直接进入。凡尔纳科幻小说中涉及到的空间类型多样又细致,几乎把人类可能到达的地理空间都纳入其中。表现低空空间的作品主要有《空中村落》和《气球上五星期》。凡尔纳在这两部作品中对树上居民生活空间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的描述还有对飞行工具的技术性解读,都让读者感到无比的真实,广大读者通过凡尔纳对低空空间的独特表现,进而对这一新颖空间有了形象具体的认识。《空中村落》中凡尔纳以惊人的想象力构建出一个在半空中生活的土著村落,在非洲大陆猎取象牙的商队在回国途中受象群冲击误入丛林,商队最后只剩下美国人约翰•科特、法国人马克斯•于贝尔、土著男孩朗卡、土著向导卡米。他们进入乌班吉大森林后,遭遇一群半人半猴的土著人,被扣留在土著人居住的空中村落。空中村落建在高大的树木上,“两棵紧挨着的向一起倾斜的树,树上的树杈相互交错,如同台阶一般。”爬到树顶尽头,空中村落出现在眼前,“……已经是距离地面大约几百尺高的地方了。眼前的一切令他们目瞪口呆!脚下是一片沐浴在阳光下、四处延展的平台;抬头可见大树翠绿的枝叶。平台上还有一条条的道路,两旁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着用黄色黏土和树叶搭起的茅草屋。这完全是一副健在高处的村落的景象,而目所能及之处竟看不到这个村落的尽头。”土著人动手搭建的空中住所“表现出比鸟类、蜜蜂、海狸和蚂蚁的巢穴更为精巧的工艺。”被土著男孩朗卡所救的一个小土著人自称他们是瓦格底人,瓦格底人从外形上看“与人以及猿猴都有不少生理上的相似之处。”他们穿着橙红色的兽毛和一种植物布料,会说话,虽然除了几个刚果词语和德国词汇之外外人基本听不懂他们的语言,但他们用来交流的确“是建立在一系列声音和世代因袭下来的动作基础上的话语。”这些树居居民还会敲击燧石取火、会吃肉和植物、会用蜜,但不会用刀叉,而是用手吃饭。他们会像人类一样盛装聚集在广场上朝拜国王,但跳舞的动作却是像猴子一样做鬼脸、翻筋斗,吹奏乐器也是毫无韵律。被朗卡所救的小土著人利玛依和他的家人,因为感恩对这四个白人表现得极为热情友好。科特通过观察发觉生活在空中村子中的瓦格底人“有一定的道德感,很正直,能明辨是非,同时也知道占有”、“他们一般都会组成家庭,夫妇共同生活,抚育孩子,父母与子女保持着感情的联系……”土著人的村落生活简单而安静,男女分工明确,女人忙碌家务,男人外出采摘打猎。被扣留村子的四人详细观察到了树上居民的生活情况,他们认为这些土著人是“介于最发达的猿人和真正的人之间的物种”,他们还发现被土著人聚会参拜国王是多年前在非洲大陆研究猴子语言的约豪森医生。不过约豪森医生当时已经完全疯掉了,无法帮助四人逃离空中村子,四人趁着土著人狂欢烂醉之际,强行突破把守村落梯子的守卫,逃出了空中村子。《空中村落》中遗世独立的树上土著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空间,作者把这样一个奇特空间设置在远离文明社会的非洲丛林显得既新颖神奇又合情合理。而《气球上的五星期》更多是借助技术手段和器械工具向读者展现了低空空间的内容和特性。在凡尔纳生活的时代,飞机这种交通工具还未真正得以实现,能在空中进行移动的工具首推热气球,《气球上的五星期》主人公弗格森博士就是考虑到以往前去非洲探险的科学家大多被恶劣的自然环境阻拦或被凶狠的土著人杀害,而乘坐气球穿越非洲大陆就能有效避开这些危险。气球“维多利亚号”在小说中被当做唯一的交通工具使用,它本身的移动就给人以明显强烈的空间感,热气球可以在空中运行到稍稍高出地面的空间,既避开陆地上的危险,又可随意观察大陆上的情况。低空空间具有轻松方便的前进线路,同时存在不受人力控制的风险因素。在低空中,恶劣的天气和凶猛飞禽同地面上的猛兽和野蛮部落一样可怕。另外,因在半空中的停留和飞行,这种景象落在非洲土著人眼中,就成一种超自然的神迹,这是借助了低空空间在土著人眼中的神圣性而产生出的效果。凡尔纳借助博士一行人的空中探险之旅,让读者们再次关注到低空空间中的独有特性。综上所述,凡尔纳科幻小说中构建的真实空间,是作者结合已知的相关科学知识在真实存在的地理空间中构思出神奇故事,读者在阅读这类反映真实空间的科幻作品时,能够感受到浓厚的科普意味。 5、科学展望的虚构空间科幻小说离不开科学的想象,凡尔纳作为“科幻小说之父”,在其作品中自然少不了幻想远离地球真实空间的虚构空间,虚构空间是在作者科学幻想基础上营造出的不真实存在于世的地理空间或社会空间,比如地球核心空间、宇宙外太空、机器空间、乌托邦城市等。凡尔纳科幻作品中建构的虚构空间同真实空间相比,有着不一样的想象方式,这使读者产生了不同的阅读感受。虚构空间在凡尔纳独到“硬科幻”创作特征下,没有外星生物、没有时光穿梭、没有宇宙飞船,虚构空间的物质属性、社会属性及存在其内的事物是作者对已知科技和已具备技术程度的合理想象、预测。凡尔纳科幻小说中构建的虚构空间虽然没有真正存在于现实的宇宙空间中,但在作品文本中精心描述的虚构空间也是故事主人公进行活动、展开故事情节的必要物质载体。因为虚构空间赋予了作者更灵活自由的发挥余地,虚构的科幻空间已经不再拘泥于介绍详实的科学知识,而表现为一种高于现实世界的新空间类型。凡尔纳创作的虚构空间具有以下三点突出特征:一、科技上的前瞻性。科幻小说的英文翻译是sciencefiction,“科学”science是作为修饰词出现的,因此,科学知识及可能的科学技术内容都是科幻小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研究认为科幻小说是“为建构一个不存在的世界,或即将要存在的世界。”凡尔纳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一直关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他建构的虚幻空间虽不是真实存在的,却也没有毫无根据的随意挥洒,而是基于现实中科学发展水平的合理想象和科学推测。凡尔纳作品显著的“硬科幻”特性在科学预测这一点上表现得尤其突出。二、对科技伦理的批判性思考。科幻小说本身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但因其超前的先进性,科幻小说中往往蕴含着许多超越时代限制的深刻内涵。凡尔纳把对人类发展的预测放在虚构的科幻空间中进行了展现,并表现出对科技伦理的深刻思考:技术先进固然能够为人们带去美好的物质和身体享受,但是人心的贪婪和对权力的渴望,在先进科技之下更容易为人类带去灾难。凡尔纳用他严谨丰富的科学理论以及奇妙睿智深刻的想象能力构想出形式多样的空间,引导读者领略别样的科学幻想乐趣。三、对现实与未来关系的进步性思索。凡尔纳虚构的科幻空间带有未来技术发展的可能性,他在这些空间中表现出对人类现实发展中各种社会问题、弊端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发展走向的预测、思索、担忧。这同他前期创作的真实空间特性有着很大不同。 6、神秘刺激的地心空间地心空间是指地球表面之下穿过岩石层后,延伸至地球中心的这一部分空间,地心空间可谓是凡尔纳独辟蹊径建构的虚构空间,凡尔纳的作品认为在地球表面几千英尺下的岩石层之下,有一个类似地面人类生存的空间,在其经典作品《地心游记》中,描绘了一个有山有水,有空气、有生物的瑰丽神奇地心空间。一般人们普遍接受的科学论断是,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地核组成的层状球体,地心内部就是地核,那里充满高温、高密度的某种液态金属,不可能有人承受得住地心的压力和热度,更不可能有人穿越地球核心部位,从地球的一端到达另一端。但在凡尔纳的想象虚构中,地心却是一个别有洞天的新空间。小说开篇写到德国矿物学家里登布洛克教授和侄子,破译出一本古老书籍所夹的羊皮纸上记录的进入地心的方法。凡尔纳在书中借教授之口做了一系列科学推测,反对关于“地心热”的学说,为下文开始的虚拟地心空间探险铺垫了理论基础。教授和侄子带着各式各样的科学仪器、武器、粮食、钱财等,请了一位冰岛的向导,三人从死火山斯奈菲尔的火山口进入地下,开始地心之旅。教授一行人顺着火山口通道向下走了2800英尺,前往地心通道一路黑暗,前往地心的通道是倾斜向下的,还有凹凸不平的岩石可以作为向下走的阶梯,穿越地下通道就像是在穴居,活动范围狭窄、空间封闭、没有光源、与世隔绝。地下还有众多分岔路口,三人在地下见到了许多罕见的、独有的事物和情况。走出狭窄的地下过道,展现在人眼前的地下空间是有空气、大海、风雨雷电,还有已在地面灭绝的史前生物,冰河第三纪、第四纪的植物,同真实的地面空间相比只是缺少了太阳和月亮。更神奇的是,《海怪大战》一章中还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远古生物之战,三人在地下海中亲眼目睹了两头活生生原始海洋爬行动物的激烈搏斗,一头鱼龙和一头蛇颈龙,蛇颈龙失败死亡。除了对地下自然气候、生物环境进行详细描写外,更让人吃惊的是,在凡尔纳构想的地心空间中还有远古巨人的存在,他们在树林中远远看到一个巨人,“他的身高至少有十二英尺,他那如同牛头一样大的脑袋,一半隐藏在蓬乱的头发里——这些头发简直就像古代大象的鬃毛。”凡尔纳作为“硬科幻”流派的代表,其小说中的描写对象和每个细节都务必做到有理有据,虽然对地心空间内容的描写看起来十分令人惊讶,但他在书中也尽量对种种不平凡现象做出合理解释,对于出现在地下空间、与正常人类毫无接触的远古“类人”物种,凡尔纳借侄子之口发表了看法:“不可能有人类活在那个地下世界!没有一种未知的人类生活在地下洞穴中,而且还和地面上的人类毫无往来!这是非常荒谬的想法!我更愿意相信,那是一种和人的形象非常相似的动物,是一种古代的猿,或者地球早期的沸沸……”在基于一定科学性说明之下,地下“巨人”的情节似乎显得能够被读者接受。教授一行三人是通过火山口进入的地下,他们从地心返回地面也是借助火山通道,三人乘坐的木筏因为地心岩浆的爆发被逐渐沸腾的地下水流推往山体喷发通道中向上升,他们因此又被带回了火山口,回到地面。返回光明陆地的位置,并不是冰岛的斯奈费尔火山而是意大利一个小岛上的斯德隆布利活火山,这里距冰岛火山2000公里。虽然《地心游记》的篇幅在凡尔纳众多科幻小说中属于较短的,地下探险的过程持续了短短3个月,但他在书中对地下空间的描写依据了大量地质知识,而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地质层是对自然环境、对地球发展漫长历史的一种物质记录和保留。凡尔纳对地心空间形式的表述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了地球地质的时间变化来展现的,主人公越是下降得深,从地下空间的种种遗迹和物种中越能感受到地球历史的倒流,这种借助地理科学知识的描写方式让读者对虚拟的地下空间产生很大的认同感,因而让人感到真实可信。7、类似地球的宇宙空间宇宙空间是指在地球大气层之外的其他星球或者外太空的空间,凡尔纳科幻小说中直接描写外太空又为中国读者所熟知的就是《从地球到月球》、《环游月球》、《太阳系历险记》,这几部作品对地球之外的新星球从地理、物理、天文学相关层面做了知识性介绍,作品情节奇幻惊险,在细节处充满了科学设想,本节选用结构紧凑的《太阳系历险记》来具体解析凡尔纳构建的宇宙空间。19世纪中叶某一年12月31日夜间,一颗彗星突然撞击地球,驻守在阿尔及利亚海岸小城的法国上尉塞尔瓦达克和勤务兵本一佐夫受到冲击昏迷,等他们醒来时发现到了一座孤岛,这座陌生的孤岛被两人命名为古尔比岛。大约一个月之后,俄国铁马什夫伯爵和他的船队驾驶着多布里纳号漂泊到了这座孤岛。大家都发觉现在所在的陆地范围变小了许多,白天和黑夜只有六个小时,重力大大减小,太阳成了西升东落,月亮不知去哪儿……上尉和伯爵的船队一起出海考察他们来到的新地方,想要探究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才造成这些奇怪变化。直到孤单漂泊在海上小岛的学者罗塞特——上尉的中学物理老师,痴迷天文研究——来到岛上后,所有人才明白了他们所处的状况:一颗彗星从地球表面擦身而过,把地球上地中海周边的一部分陆地和海洋带到了太阳系中,跟随彗星一起运行。罗塞特把这颗新星球命名“加利亚”,还推算出“加利亚”的质量、体积、形状、运行速度和轨迹。这个新星球原本是一颗在太阳系运行的周期彗星,体积、质量都远小于地球,所以它自转的速度很快,一昼夜只有12个小时;它远离太阳,所以公转运行轨道比地球的长、公转速度比地球慢,公转方向也与地球相反。星球表面是一种不知名的金属,星球上有活火山、偶有高温岩浆溢出,冬季来临时这个地方会达到零下几十度,滞留在星球上的人们需要住在火山附近的地洞中御寒。凡尔纳笔下的新星球空间中并没有什么绚丽华美的高科技,也没有什么迥异于地球的地方,凡尔纳运用物理、天文知识,把“加利亚”塑造成一个自然环境类似于地球的新空间,就连无辜被带到这颗彗星上的地球人,日常生活的情形同在地球上相差不多:开荒种田、滑冰嬉戏,互助合作,平淡愉快的生活照常进行。在脱离地球的外太空中,人物形成的社会关系同在地球的真实空间中是一样的,“加利亚”就如同一个缩小了的地球空间似的。因为彗星围绕太阳运行一周需要两年时间,两年后会在之前发生过摩擦的地点同地球再会,所以一群来自地球不同国家、性格各异的人们,只得在孤零零的“加利亚”上生活两年,等待彗星再一次运行到接近地球的位置。小说结尾时,古尔比岛的居民一同乘坐热气球,在“加利亚”撞上地球之前飘回了地球的大气层。有一群英国军士们,因拒绝同古尔比岛上居民互通消息就独自留在海湾附近的另一小岛,他们随着加利亚自身的分裂留在了彗星上,继续在太阳系遨游。书中运用大量篇幅深入浅出介绍了太阳系的天文、地理、物理知识,对滞留在彗星上人们的生活状况也做了具体描述,从物理层面和社会层面对新星球“加利亚”所在的外太空进行了展示,这不仅体现了凡尔纳作品的“硬科幻”特征,还凸显了作者的人文关怀,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外太空的感受更加具象。虽然作品中按照地球旧历法去描述新星球的时间显得有些混乱和生硬,但不可否认凡尔纳对外太空的建构依然显示了他独到的个性。8、影射现实的机器空间机器空间是指依托先进技术发明出能量巨大、功能完善的超前机器形成了故事发生及人物活动的奇特空间,这种空间在凡尔纳的科幻作品中是一种很独特的类型,也是“硬科幻”性质最为突出的一种空间类型。其在作品中描写的或大或小的机器是对现实已有技术和器械的进一步完善和想象。比如《机器岛》中由钢铁和电力搭建而成的人工岛、《蒸汽屋》中由蒸汽机控制的可移动钢制房屋,本节选取流传度较高的《机器岛》进行机器空间的解读。由美国大资本家出资建造的钢铁人工岛——标准岛,是一座外壳完全由钢铁制成,拥有两台千万马力推动机的神奇机器岛屿,两个推动机分别被安置在岛上东西两个区,强大的动力让这座岛屿可以随心所欲在太平洋的海域中漫游。机器岛的中心是一座完全现代化的城市,先进电缆沟通着移动岛屿同现实社会(美国)的联系,城市中有电话、电梯、传字机(类似于传真机)等先进生活设施,还有便利完善的公园、天文台、剧院、图书馆、总督官邸等实体建筑。岛上的居民全部是美国的大富豪,他们为追求安逸享乐的生活来此定居。岛上没有贫穷和恶行犯罪,就像一个桃花源似的美好空间,通过控制航线机器岛终年在太平洋的热带海域畅游,岛上的气候四季如春、完全不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标准岛漂泊于海上,独立于大陆之外,却是个完整的小社会,岛上的居民都是有思想、有欲望的普通人,这一点同真实世界中的人类是相同的。人工岛被泾渭分明的划分为两个区域,西区新教徒是老住户,他们是讲求实际的人,满足于标准岛独立世外的舒适生活,而东区都是天主教徒,他们更理性、文雅,整日想着要同外部世界做一些贸易交往。想法迥异的两区人民,在奢侈安逸的生活表象背后有着激烈的权利之争,这种斗争在标准岛的行政长官去世后达到顶峰:东西两区的居民在两大巨富家族的带领下争夺标准岛的控制权,岛上所有人,包括宗教、媒体人士都卷入了论战。由于双方无法达成一致,两大巨富家族代表人分别被任命为所在区的总督。新选出的两位总督在标准岛的航行线路上出现分歧,各自发号施令,朝着两个相反方向开动机器岛,结果左舷区的发动机爆炸。标准岛无法保持正常航行,岛上同陆地的联接也因此中断,没有大陆补给缺少粮食,还遭遇海上旋风的标准岛在海水狂风的作用之下分裂,慢慢沉没于海底。《机器岛》发表于1895年,同凡尔纳前期创作的科幻作品相比具有明显的社会批评意义。通过机器人工岛这一特殊空间形式,作家不仅预见了未来的科技状况,还对科技进步背景下工业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矛盾进行了深刻思考。描写机器空间的小说同凡尔纳其他科幻作品相比,既展现了科学技术对人类先进积极的影响,也预示了先进科技在贪婪人心控制下潜在的危险。9、思索未来的乌托邦空间“乌托邦”一词来源于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托马斯·莫尔(英国人)的名著《乌托邦》,在本文中这个词特指空想的美好社会空间,这是一种仅存在于人类思维构想中的特殊空间,在凡尔纳的科幻作品中这种虚构的空间具体表现为一个城市占有一定的地理位置空间,因为特殊的科技背景和社会关系,形成了具有独特内容的空间形式。凡尔纳科幻小说中反映乌托邦空间的作品是《蓓根的五亿法郎》。故事的两位主人公法国人弗兰西斯·撒拉逊博士和德国的舒茨教授因亲属关系成为蓓根夫人5亿法郎遗产仅有的两位继承人。撒拉逊用这笔钱在美国的西北荒野上建立起一个叫做“法兰西村”的理想公社城市,城市富裕繁荣,居民们过着勤劳、幸福、和平的生活。而舒茨教授建立了一座完全军事化、魔鬼式的“钢城”,这座城市主要产出武器,屠杀人类,破坏人们和平幸福生活。舒茨在“钢城”秘密建造一座巨型大炮,打算用装满冷冻毒气的碳酸炮弹去摧毁法兰西村。但是炮弹的发射轨道计算错误,炮弹越过了法兰西村,甚至超越地平线,进入太空成了地球的一颗卫星。对发射失败暴跳如雷的舒茨,计划对法兰西村发动第二波进攻,将其彻底摧毁。撒拉逊博士家的好朋友、青年工程师马尔赛为了正义和理想,深入“钢城”和舒茨的实验室,探悉了军火工厂的秘密,用自己的机敏智慧破坏了舒茨的阴谋。最后,一颗毒弹的意外爆炸,让舒茨变成冰人死在自己的密室里,而这座武器城市为和平的人民所有,不再制造武器,转为制造人类幸福所需要的农业机器和工业装备。乌托邦的科幻空间从社会层面展现出作者对科技发展的一种人文关照,《蓓根的五亿法郎》中营造的乌托邦空间——法兰西村和“钢城”,代表着两种相反的科学发展观念和价值观念,凡尔纳通过一种形而上的手法预测性地建构出一组相对立的虚构空间,以此来对现实世界科技发展可能形成的社会空间做出展望,甚至思考和警示。凡尔纳科幻小说中构建的虚构空间不仅表现出对科学知识的运用和预测,更表达了对科技发展的深刻思索,这就使得凡尔纳科幻作品中的空间形式更加多样、内容表现也更加丰富多彩,以上通过对凡尔纳科幻作品的梳理和空间形式的总结,可以对其科幻小说中的空间有一个整体上的认知。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十分倚重科技的相关知识,他在科幻作品中创作出的空间形式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空间属性虽有不同,但他在空间建构手段上表现的思路是有内在一致性的:即建立在自然科学知识基础上的地理空间,加上遵循科学原则的想象,对科幻空间在物理属性层面进行了由粗到细全方位的搭建,既让读者接受了物理、化学、数学、地理、天文等学科知识,又使读者在科学知识的支撑中对这些科幻空间产生合理联想,对日常难以进入的科幻空间形成清晰而真实的感受。
生活
-
-
- 147㎡现代简约,时尚个性的装饰,高级舒适的空间!
- 在这套147平米的房子中,整体以现代简约风格的基调,融入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设计,通过实用与舒适的空间设计与布置,营造出一种时尚轻松的居住氛围感。客厅▲现代风的客厅,整体天花吊平顶+无主灯的设计,布置上现...
- 室内设计秀
-
-
-
- 高雅气质,设计的魅力!
- 现代简约 ArtPartner Architects乌克兰基辅室内设计机构,每个项目非常注重艺术和家具的融合应用,无论是风格、材质、颜色、图案还是比例,丰富的元素让空间有着标志性的个性气质。△ArtPartner Architects
- 米兰设计之旅
-
-
-
- 懂得留白的设计,更显格调!
- Kantastin Remez简约设计想要做好简约设计就要懂得留白,留白更能凸显空间主体,传达出特定的艺术氛围和塑造非同一般的居室美感。△康斯坦丁·雷梅兹(Kantastin Remez)居住在明斯克的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康斯坦...
- 内小宅
-
-
-
- 太宠女儿,75㎡的3室1厅憋屈中式,变身清新自然风
- 回归精致,慢慢生活。想必,这就是简单又高级的生活状态吧。本期屋主是位热爱生活的年轻妈妈,年龄还小的女儿喜欢清新的色彩。于是,屋主便把75㎡的房子进行了改造,白色+粉色+灰色的主色调,打造出了个轻快明朗...
- 九福家居装修
-
-
-
- [金维奖官宣]上海国际设计周联合烩设计主办,国内第1个权威软装大奖!
- 金维奖,是由上海国际设计周联合烩设计发起的中国软装设计大奖,奖项以“出圈”为主题,打破软装设计统一化,旨在通过挖掘软装陈设设计行业优秀力量,让好的软装设计真正走向大众,提升中国软装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 软装学堂
-
-
-
- 祝贺上海缪斯设计&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徐汇支行银企合作签约仪式圆满成功!
- 01/ 2021年5月27日上午,在上海缪斯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总部,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银行卡中心副总经理 徐斌先生携工商银行徐汇支行副行长 虞雯蓉女士等与缪斯设计总经理 李华先生、缪斯设计副总经理 许友荣先...
- 缪斯设计
-
-
-
- 矩阵纵横新作|荟萃东方人文与现代艺术
- 沈阳郡源·紫金桃源合院位于新市府、莫子山旁,历来沈阳豪宅争锋之地,于此矜贵之处,遵循最自然的形态和境界,为业主匠心缔造城市低密墅境,让生活重回雅逸。在别墅类产品日渐稀缺的当下,同类产品沈阳不曾有,...
- 火车头设计
-
-
-
- 一个人住,养两只猫!66㎡的小家温馨四溢,日子过得简单又踏实
- 一个人的生活,到底可以有多精致?相信很多人都憧憬过,大致应该是买一套小房子,装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再养几只宠物,种植一些绿植,精致温馨的小窝就大功告成。每天下班回到小家,享受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这期...
- 潮流室内装修设计
-
-
-
- 独居115m:28岁,我的安全感,从买房开始
- 面积:115平米户型:三室两厅一厨一卫风格:简约风搭配精致的软装带来独特的感受让人感觉优雅而又大方平面布置图入户没有玄关走廊,一侧是开放式餐厅,墙面设计黑板,搭配蓝色布艺餐椅,给空间一种文艺干净的氛...
- 小尼宅配
-
-
-
- 凡尔纳科幻小说的空间形式
- 凡尔纳科幻小说中故事发生地多是当时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到的空间,例如荒岛、极地、海底、地下、低空、太空等。凡尔纳在小说中对各类空间的描写同18、19世纪地理大发现人类探索外在空间的行为十分相近。在...
- 科幻
-
-
-
- 首发|必扬设计:中式苏派合院,宁静致远!
- 在南通,桃李春风择址鱼米之乡如东。田园肌理阡陌交织,水系资源丰富多姿,更有远山、近水、良田、小镇和谐相伴,这是蓝城礼献南通的一首田园牧歌。飞檐翘角、高门大院,蓝城南通桃李春风以苏派园林建筑彰显古典...
- 拓者设计吧
-
-
-
- 198㎡侘寂风的家,开放式布局+艺术化表达,演绎沉浸美学!
- 家的要素, 让城市里忙碌的年轻人住得更好。说在前面屋主是一位90后独居女孩,有气质,有独立审美,喜欢侘寂风,追求完美主义,无论是在设计上还是施工细节上都是精益求精。侘寂风,也是一种心境的外在表露,淡...
- 家的要素
-
-
-
- 白醋和花露水放一起,作用太棒了,家家户户实用,一年省下好几百
- 白醋和花露水我们家里一般都有,下面这个小妙招能解决我们生活中的一些麻烦事,下面一起来看看。首先我们把白醋和花露水倒在一个小喷壶里面,比例按2比1就可以,现在来看看它的用途。妙用1:除鞋臭,穿上一天的...
- 居家日用小窍门
-
-
-
- 上海夫妻花25万把家装成“毛坯房”,无客厅+无中厨+无主灯,太太太太酷了!
- 设计 / 品质 / 生活Temperature of Love“设计这套房子的初衷是想要做一个工作室,展现一个比较偏向个性化的空间。”业主夫妻二人观念比较前卫,思想偏年轻化,对不同风格元素差异接受程度高,留给设计师发挥的...
- 设计本家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