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咸阳昔日“楞娃”没事爱闲转 如今靠养猪成脱贫典范
  • 来源:华商网
华商报咸阳讯(记者 王斌 通讯员 翟武鹏)木球不“木”,开窍了,这是永寿县马坊镇翟家村村民万万没有想到的。45岁的郝木球原是一名贫困户,寡言少语,行事懒散,家中一贫如洗。没想到如今在扶贫干部帮扶下改头换面,成了“贫困户产业发展先进典型”。郝木球今年45岁,一年前,他还守着3亩小麦,偶尔打打零工,没事就在村里闲转。由于妻子患有轻度精神病,儿子上小学,小女儿也到上幼儿园的年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2015年,郝木球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但他并未从思想上认识到脱贫的紧迫性。2017年4月开始,永寿县委宣传部驻村工作队入户走访到他家。提及第一次走进郝木球家的场景,帮扶干部吕亚东记忆深刻,“家中没有几件像样的家具,衣物随意摆放,刺鼻的气味飘满屋子,厨房没有安装门窗,到处散落了灰尘,院中更是堆满杂物和柴草。”吕亚东争取到资金对郝木球家三间房子进行了粉刷,并油漆了门窗及大门,清理了院落柴堆。吕亚东认识到,改变郝木球“破罐子破摔”的现状最重要是要改变他的思想。为帮助郝木球增收,驻村干部通过多方联系为他介绍活计,鼓励他树立生活信心。2017年10份,在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指导下,郝木球又申请到1万元村互助资金贷款,买来10个黑猪崽,搞起家庭养殖。2017年底,他用领取的2500元产业补助金又买了8头猪崽。打从那时候起,郝木球每天早早起来喂猪,并从村农家书屋借来书籍学习养殖技术。他的改变乡亲们都看在眼里,成了村里一个不小的“新闻”。2018年春节,翟家村召开先进典型表彰大会,郝木球被评为“贫困户产业发展先进典型”。“国家有这么好的政策,帮扶部门和村干部又这么支持,我肯定要向前奔,不然就对不起他们。”7月24日,郝木球说,“这18头猪都是农家粮食喂养,价格肯定比市场价要高,光这一项年底就有近3万元毛收入,我也终于能脱贫了。”

三农

<< 41 42 43 44 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