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顶级智库终承认:我们在中东打了二十年仗,获胜的却是中国
  • 来源:李关夏
作为迄今为止这个世界上军事力量最强大的国家,美国在过去二十年在中东发动和参与了几乎所有战争。不少人认为这显示了超级大国的威严不容侵犯,并为美国赢得了国家利益,但美国顶级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所(CSIS)中东项目主任琼·奥特尔曼博士近期发表的名为“我们在中东打了二十年仗,获胜的却是中国”的文章却不这么看。尽管文章中一些内容是站在美国的立场上不足为取,但不少观点值得我们深思,特别是中国在这个世界上和在中东地区做了些什么、能做些什么和应该做些什么。奥特曼博士在文章中写道,“一位亚洲外交部长最近的私下观察显示,美国在中东已经打了二十年仗,但是并没有赢得胜利”,而中国在二十年来并未参与任何战争却一直在获胜。这样的情况一直在持续,美国是时候想一想自己是如何沦落到这一地步和下一步应该怎么走了。二十年以来,美国对中东的态度仍然建立于回应9·11袭击的基础上。袭击之后阿富汗战争旋即开打,至今仍未彻底结束。美国在伊拉克的军事存在事实上也是是对9·11事件的反击,后来演变为军事占领,但这片土地上的武装冲突一直未能停止,并在之后从军事占领演变成一场反恐行动。在叙利亚境内,美军在打击伊斯兰国的过程中也面临着类似的情况。从根本上讲,反恐已成为美国在中东的首要任务。实际上,不仅是中东,反恐已成为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维护安全行动中的重中之重,这项事业同时也在美国公众当中赢得了最广泛的支持,但如同反毒品和反贫困一样,反恐战争永远无法停止,而且现代科技使得情况变得更加复杂。文章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文盲的减少和电信的普及使得美国之外的数十亿人开始了解美国的政策,而这在过去的五十年中使得境外潜在的反美人群大大扩张,更重要的是,它使美国公民能够实时了解在世界任何地方发生的反美游行抗议等。与此同时,实施恐怖袭击的门槛越来越低,而这种袭击中获得的传播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发动一场“反恐战争”本身就意味着将以失败告终。如果美国学会适可而止,那么中东的局势将比现在好得多。但是恰恰相反,美国一直在以与自身资源或能力不相匹配的超大野心来涉足该地区,这使得美国在这里的失败也越来越明显。举例来说,美国在叙利亚所承诺的投入远远比俄罗斯要多得多,但在叙利亚的未来规划中,美国已经十分明确地成为次要角色。文章用美国和俄罗斯在叙利亚战场的表现做了直接的对比。俄罗斯与叙利亚政府的合作开始就带着非常明确的目标,并始终寻求扩大自身的影响力。美国理所当然地认为,它能够在叙利亚发挥重要作用,但并没有付诸太多行动来推动这一目标的实现。时至如今,美国的努力付诸东流,而俄罗斯——土耳其——伊朗之间的讨论似乎注定要对叙利亚的未来走向产生比美国更大的影响力。不仅如此,俄罗斯和伊朗似乎也改变了北约盟国土耳其的外交政策发展。对于美国来说,这显然不是一场胜仗。不仅仅是叙利亚,美国在与伊朗的对抗中也没有占到便宜。美国与伊朗之间日益加剧的对抗不仅没有促使伊朗政权崩溃,反而使美国与其在地区内的盟国加速分离。伊朗政府似乎正确地解读出特朗普总统对中东军事行动的厌恶,并采取了越来越大胆的措施,而且这些行动也并没有招来美国方面的更多惩罚。美国的海湾盟友在伊朗的威胁之下,正在寻求与这个伊斯兰共和国的某种和解,这也将使美国更加孤立。在目前的范式中,美国对“敌人”的鼓舞远远比给盟国带来的信心要大得多。美国的中东盟友仍对特朗普总统今年10月9日在社交媒体上发表的声明——“进入中东是我们国家历史上最糟糕的决定”——表示难过。这些盟国急切地想知道,美国在他们面对战争威胁时能够给出怎样的支持,而现在看来,答案似乎并不乐观。文章的最后抛出了核心观点,就是“美国一直在打仗,但中国一直在赢”。文章中说,世界各地的盟友都想知道美国想去哪里,以及它们如何对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提供怎样的帮助。事实上,他们发现美国政府对所有这些国家都采取了“强买强卖”的方式。从日本到韩国再到德国,美国正在寻求用压力时使谈判的另一方做出让步,而不是推动盟国为了共同利益展开合作。美国在中东的盟国正在对这一转变做出回应。在那里,美国对各个国家的算计使得自己的地位变得比记忆中的任何时候都更加边缘化。中东高层在与美国人交谈时,觉得他们看到美国在这一地区采取的行动就像“噪音”一样——响亮、不可预测且通常不可持续。当中东地区发现美国已经成为一个饱受战争疲劳且因日益增长的能源自给而被解放出来的国家时,期望美国能够继续扮演其在过去四分之三个世纪一直扮演的角色无疑是一个危险的幻想。与此同时,中国所奉行的政策则产生了与其完全相反的效果。这不仅得益于不断增长的能源进口、对中东国家政府的友好态度以及坚决反对干涉别国内政的明确表态,更重要的是,全世界都普遍相信中国是未来。中国代表着信心,而中东人则认定希望中国模式才是世界的未来所在。

军事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