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生大姐6年住了4次院,最近一次险些丧命!体检单上这个指标超了务必警惕……
- 来源:浙江在线健康网
家住杭州临安的黄大姐(化名),今年46岁,平时就在家种种地,生活平淡。可她这几年却有一个心病。
6年前开始,她总是因为同一个病入院,反反复复,六年间,她就住了四次院,而最近的一次发作,更是让黄大姐“鬼门关”前走了一遭……
吃顿饭肚子痛到不能动弹
1个月前,黄大姐吃完晚饭,正在家里看电视。突然她觉得上腹部一阵痛,以为是胃病发作,吃了些胃药,没太当回事。没想到,第二天,她的肚子痛到打滚,浑身冒着冷汗,吐了好几次。家里人一看不对劲,怕不是老毛病发了?连忙把她送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 接诊的急诊科医生见状,连忙为黄大姐开了腹部CT和血液检查单。抽血护士一抽黄大姐的血就感到大事不妙,正常应该鲜红的血色,竟然变成了乳白色的“牛奶血”,这油乎乎的血液,说明身体的甘油三酯已经严重超标。
乳白色的“牛奶血”(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供图)
尽管有种种预期,但检查结果出来,还是把医生吓了一大跳,黄大姐的甘油三酯高达123mmol/L,要知道,正常的甘油三酯正常值是小于1.7mmol/L,黄大姐的指标高出了正常人70多倍,严重爆表!同时,腹部CT报告显示,黄大姐的胰腺也异常肿大。所有指标都表明黄大姐患上了重症高血脂血性胰腺炎。 再一问病情,急诊科副主任赵雪才知道,黄大姐竟是一个老病号。黄大姐说,从2015年起,她就因为胰腺炎反复住院,短短几年已经住了三次院。这一回,黄大姐发病比以往更加凶险。各项抢救措施紧锣密鼓地齐上阵,急诊科团队一边为黄大姐止痛,一边进行补液。此时,黄大姐血管里流淌着的都是乳白色的“牛奶血”,这是因为她的血液中的脂肪粒猛增,甘油三酯严重超标。要知道重症高血脂血型胰腺炎异常凶险,病死率达50%或更高。
抢救!不停地补液、血管灌流……整整三天下来,黄大姐的病情终于被控制住了,急诊团队终于从来势汹汹的死神手中,夺回了黄大姐。之后,黄大姐被转入了消化内科病房继续治疗。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供图 养生大姐竟患上了“胖子”专属病
尽管黄大姐已经脱离生命危险,但她的一些特征却引起了赵雪的关注。仔细翻看黄大姐之前的病历,赵雪发现黄大姐的病并不简单。之前三次住院,几乎每次的罪魁祸首都是同一个——高血脂血性胰腺炎。通过详细问诊,黄大姐坦言,自己的甘油三酯的指标从2015年第一次发胰腺炎之后,就从来没有控制好过。 说起来,黄大姐也是一肚子委屈:“我是很养生的,从来不暴饮暴食,这些年来荤菜也不敢吃,都吃素菜为主,最多偶尔吃点精肉。怎么血脂会还这么高?”
都说高血脂偏爱体型肥胖人群,可眼前的黄大姐156cm的个头斤,50kg,属于中等身材,无论如何和胖也挂不上钩。而且,自从第一次住院后,黄大姐就严格按照医嘱每天服药,可这血脂就是异常顽固,怎么也控制不好。 一般高血脂性胰腺炎常伴有暴饮暴食、体型偏胖、三高等症状,可黄大姐一条也沾不上边,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你的亲戚里有没有甘油三酯和血脂高的情况?”在赵雪的提醒下,黄大姐才说出,自己家里的几个近亲都有高血脂。 没有暴饮暴食,体型也正常,赵雪初步判断,折磨了黄大姐六年的老毛病很有可能是家族遗传导致的高血脂症。 在赵雪的建议下,黄大姐去做了基因检查,检查结果证实了一切猜想,黄大姐患上的是家族性的高密度脂蛋白缺乏症。 瘦子也会得高血脂症
“其实,高血脂症并不是胖子的专利,身材苗条的人也有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脂的风险。”赵雪说,高血脂症除了和身材、饮食习惯有关外,还和遗传、年龄等因素相关。
大部分人认为,高血脂症最大的危害是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不少人血脂高的患者在知道自己没有心血管疾病的时候,总是暗自庆幸。殊不知,他们得急性胰腺炎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图片来源:新华社 那么,高血脂为什么会引起胰腺炎呢?
这是因为当甘油三酯超标时,就容易堆积在胰腺中,激活的胰酶会使甘油三酯分解为大量游离脂肪酸,这些游离的脂肪酸呈很强的毒性,易损伤胰腺,引发急性胰腺炎症。医学界共识认为:甘油三酯水平大于等于 5.56mmol/L,就到达了“高血脂性胰腺炎”的红色警戒线!如果血脂处于这一水平,那么就好比是走在危险边缘,一块肥肉,甚至一碗饭都能成为诱发因素。所以,尽管高血脂症一般情况下不适感觉不明显,但是却相当危险,一旦发现血脂高,一定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并且平时也要严格监控。 此外,急性胰腺炎引起的腹痛和胃痛有很多相似之处,不少人会自己在家吃药,导致病情延误。赵雪提醒,血脂高的人群要经常关注自己的甘油三酯指标,一旦出现上腹部持续性疼痛,并且还有背部放射性疼痛的,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疫情通报
4月19日0-24时,新增确诊病例1例(为之前坦桑尼亚输入的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已排查密切接触者均已实施集中隔离。截至19日24时,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329例(境外输入病例110例)。
来源:通讯员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李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主编:张姝责编:隋雪
点击右下角 “在看” ,推荐给大家
6年前开始,她总是因为同一个病入院,反反复复,六年间,她就住了四次院,而最近的一次发作,更是让黄大姐“鬼门关”前走了一遭……
吃顿饭肚子痛到不能动弹
1个月前,黄大姐吃完晚饭,正在家里看电视。突然她觉得上腹部一阵痛,以为是胃病发作,吃了些胃药,没太当回事。没想到,第二天,她的肚子痛到打滚,浑身冒着冷汗,吐了好几次。家里人一看不对劲,怕不是老毛病发了?连忙把她送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 接诊的急诊科医生见状,连忙为黄大姐开了腹部CT和血液检查单。抽血护士一抽黄大姐的血就感到大事不妙,正常应该鲜红的血色,竟然变成了乳白色的“牛奶血”,这油乎乎的血液,说明身体的甘油三酯已经严重超标。
尽管有种种预期,但检查结果出来,还是把医生吓了一大跳,黄大姐的甘油三酯高达123mmol/L,要知道,正常的甘油三酯正常值是小于1.7mmol/L,黄大姐的指标高出了正常人70多倍,严重爆表!同时,腹部CT报告显示,黄大姐的胰腺也异常肿大。所有指标都表明黄大姐患上了重症高血脂血性胰腺炎。 再一问病情,急诊科副主任赵雪才知道,黄大姐竟是一个老病号。黄大姐说,从2015年起,她就因为胰腺炎反复住院,短短几年已经住了三次院。这一回,黄大姐发病比以往更加凶险。各项抢救措施紧锣密鼓地齐上阵,急诊科团队一边为黄大姐止痛,一边进行补液。此时,黄大姐血管里流淌着的都是乳白色的“牛奶血”,这是因为她的血液中的脂肪粒猛增,甘油三酯严重超标。要知道重症高血脂血型胰腺炎异常凶险,病死率达50%或更高。
抢救!不停地补液、血管灌流……整整三天下来,黄大姐的病情终于被控制住了,急诊团队终于从来势汹汹的死神手中,夺回了黄大姐。之后,黄大姐被转入了消化内科病房继续治疗。
尽管黄大姐已经脱离生命危险,但她的一些特征却引起了赵雪的关注。仔细翻看黄大姐之前的病历,赵雪发现黄大姐的病并不简单。之前三次住院,几乎每次的罪魁祸首都是同一个——高血脂血性胰腺炎。通过详细问诊,黄大姐坦言,自己的甘油三酯的指标从2015年第一次发胰腺炎之后,就从来没有控制好过。 说起来,黄大姐也是一肚子委屈:“我是很养生的,从来不暴饮暴食,这些年来荤菜也不敢吃,都吃素菜为主,最多偶尔吃点精肉。怎么血脂会还这么高?”
都说高血脂偏爱体型肥胖人群,可眼前的黄大姐156cm的个头斤,50kg,属于中等身材,无论如何和胖也挂不上钩。而且,自从第一次住院后,黄大姐就严格按照医嘱每天服药,可这血脂就是异常顽固,怎么也控制不好。 一般高血脂性胰腺炎常伴有暴饮暴食、体型偏胖、三高等症状,可黄大姐一条也沾不上边,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你的亲戚里有没有甘油三酯和血脂高的情况?”在赵雪的提醒下,黄大姐才说出,自己家里的几个近亲都有高血脂。 没有暴饮暴食,体型也正常,赵雪初步判断,折磨了黄大姐六年的老毛病很有可能是家族遗传导致的高血脂症。 在赵雪的建议下,黄大姐去做了基因检查,检查结果证实了一切猜想,黄大姐患上的是家族性的高密度脂蛋白缺乏症。 瘦子也会得高血脂症
“其实,高血脂症并不是胖子的专利,身材苗条的人也有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脂的风险。”赵雪说,高血脂症除了和身材、饮食习惯有关外,还和遗传、年龄等因素相关。
大部分人认为,高血脂症最大的危害是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不少人血脂高的患者在知道自己没有心血管疾病的时候,总是暗自庆幸。殊不知,他们得急性胰腺炎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这是因为当甘油三酯超标时,就容易堆积在胰腺中,激活的胰酶会使甘油三酯分解为大量游离脂肪酸,这些游离的脂肪酸呈很强的毒性,易损伤胰腺,引发急性胰腺炎症。医学界共识认为:甘油三酯水平大于等于 5.56mmol/L,就到达了“高血脂性胰腺炎”的红色警戒线!如果血脂处于这一水平,那么就好比是走在危险边缘,一块肥肉,甚至一碗饭都能成为诱发因素。所以,尽管高血脂症一般情况下不适感觉不明显,但是却相当危险,一旦发现血脂高,一定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并且平时也要严格监控。 此外,急性胰腺炎引起的腹痛和胃痛有很多相似之处,不少人会自己在家吃药,导致病情延误。赵雪提醒,血脂高的人群要经常关注自己的甘油三酯指标,一旦出现上腹部持续性疼痛,并且还有背部放射性疼痛的,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疫情通报
4月19日0-24时,新增确诊病例1例(为之前坦桑尼亚输入的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已排查密切接触者均已实施集中隔离。截至19日24时,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329例(境外输入病例110例)。
来源:通讯员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李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主编:张姝责编:隋雪
健康
-
-
- 旅客下飞机突然吐血!原因竟是..
- 前段时间萧山机场的航站门前出现了紧急一幕一名旅客下飞机后突然口吐鲜血倒地不起现场这名旅客除了吐血神智还是比较清醒的,第一时间将家人的联系方式告诉了民警,医务人员给旅客进行了紧急处理后,将旅客抬上担...
- 医聊家
-
-
-
- “诱骗治疗,花费翻10倍”?医生网曝肿瘤治疗黑幕 国家卫健委:调查!
- 19日,一个话题迅速蹿上热搜肿瘤治疗黑幕这几个字直接戳到了人们的心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事情还要从4月初说起一名自称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内科医生的知乎用户“张煜医生”在知乎发布的一篇文章在医疗圈引起轩...
- 羊城晚报
-
-
-
- 下载打印狂背!护士「历年常考240个知识点」!
- 2976位护士考生在这里做题打卡,你还等什么?护考240个常考知识点,考前背会,背会提分!基础护理知识与技能1—80个知识点失血性休克患者最适宜的体位是(中凹卧位)车祸导致面部开放性伤口,经清创缝合后入院观察...
- 万题库执业护士考试
-
-
-
- 直播预告|治愈痛风,重在慢病管理——420全民关注痛风日公益健康教育论坛
- ● 治愈痛风,重在慢病管理——420全民关注痛风日公益健康教育论坛 我国痛风相关专家倡议,将4月20日定为“420全民关注痛风日”,旨在让大家能重视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危害,做好早期预防和控制,...
- 腾讯视频健康
-
-
-
- 廖宁教授:HER2阳性乳腺癌关键临床研究进展
- 2021全国乳腺癌大会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CSCO BC)年会以“线上+线下”形式,于4月9日在北京顺利开幕。CSCO BC年会是国内乳腺癌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之一。会议期间,广东省人民医院廖宁教授分享了HER...
- 医脉通肿瘤科
-
-
-
- 中西医结合--突破传统白血病治疗技术瓶颈
- 白血病作为十大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位居血液病首列。具有“血癌”之称的白血病,一直都被认为是不治之症。白血病作为世界性医学难题,它到底能有效治疗吗?有效治疗的几率有多大?想必这是很多白血病患...
- 中国血液病病友会
-
-
-
- 三大顶级期刊连发重磅:人类健康因气候变化倒退50年
- 自工业革命时期以来,温室气体浓度持续上升,全球平均气温也随之增加。在《柳叶刀》(The Lancet)杂志发布的长达43页的“Lancet Countdown”2019年度报告中指出,全球气候变化最直接的影响是全球平均温度的稳定...
- MedSci梅斯
-
-
-
- 今日谷雨|又“潮”又“火”的时候,你要小心这几种疾病→
- 推荐阅读:B族维生素竟然能缓解这么多小毛病!这下真找到用处了!中疾控专家:我国建立免疫屏障或需10亿人接种疫苗手抖不是帕金森病的“专利”,出现这些症状也需警惕!又一医生猝然离世!这些连医生都想不到的...
- 湖北疾控
-
-
-
- 养生大姐6年住了4次院,最近一次险些丧命!体检单上这个指标超了务必警惕……
- 家住杭州临安的黄大姐(化名),今年46岁,平时就在家种种地,生活平淡。可她这几年却有一个心病。6年前开始,她总是因为同一个病入院,反反复复,六年间,她就住了四次院,而最近的一次发作,更是让黄大姐“鬼...
- 浙江在线健康网
-
-
-
- 那些被忽略的癌症「照顾者们」
- 江西省肿瘤医院附近的小巷里,有一个「抗癌厨房」。一对夫妇支了20多个煤炉,支了几十口铁锅,炒一个菜收1块钱,癌症患者家属每天来这里做饭。厨房的故事已经被书写过很多次,但在抗癌厨房中做饭的人,他们来去...
- 人物
-
-
-
- 反复胸痛,做了 6 张心电图,却因忽视 T 波改变,错过最佳诊疗时机!
- 病例详情女性患者,37 岁。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脑血管疾病及风湿性疾病病史。无吸烟及酗酒史。母亲 58 岁时患脑梗死。2 月 7 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疼痛,持续 2~3 min,休息...
- 心血管时间
-
-
-
- 肾功能不全、肌酐超过265,还能吃沙坦或普利类药降蛋白吗?
- 沙坦类、普利类两类药物是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物,最近几年研究表明,在治疗慢性肾病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主要在降低蛋白尿水平、延缓肾功能方面有明显作用。普利类降压药,包括贝那普利、培哚普利、卡托普利、赖...
- 石家庄肾病医院肾病之友
-
-
-
- 浙江最新调查:一年里死于肺癌的高达7857人!连续霸榜癌谱首位近20年,专家分析
- 上周,浙江省肿瘤防治办公室发布《2019浙江肿瘤登记年报》,这份浙江省最新的肿瘤年报,统计了2016年包括杭州在内的浙江14个肿瘤登记地区1425万登记人口的肿瘤发病情况,其中肺癌新发病例数11621例,占当年全部...
- 都市快报
-
-
-
- 沉淀基层!智慧办医也许是民营医院出路之一
- 在民营医院面临公立医疗大举扩张,医疗人才被公立医院虹吸,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恶化的现实面前,民营医院的发展陷入前所未有的困难。与公立医院拼人才,显然不是事业编制的对手;与公立医院拼品牌,显然底气不足;...
- 华夏医界
-
-
-
- Nature子刊:怀孕重编程乳腺上皮细胞,降低乳腺癌发生
- 2021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发布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预估了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36种癌症类型的最新发病率、死亡率情况,以及癌症发展趋势。详情:2020最新全球癌症数据2020年全...
- 生物3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