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被要求少打电话否则可能被销户,运营商“认定骚扰”的方式粗暴吗?
  • 来源:电脑报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使用社交软件沟通交流成为日常,打电话的次数自然就越发少了,不过通讯功能作为基础功能,现在却因使用太多而面临销户的风险。

近日有媒体报道,中国电信用户夏先生表示,其电话号码在一个月内两次被电信无故停机,致电客服后还被告知可能会被销户。

据悉,该用户于3月27日和4月21日分别收到被“采取双向暂停通信服务措施”的短信。通过截图我们可以看到具体的信息如下:

尊敬的用户,您名下的号码存在异常使用行为(盲目电话营销、拨打骚扰电话、发送垃圾短信等情况),对您的号码采取双向暂停通信服务措施,请您规范您的电话使用行为,如需恢复正常通话功能,请携带电话卡及有效身份证件到电信自有营业厅签署承诺书办理复机。

不过,夏先生表示,他在媒体工作,通话需求较多,但绝无营销,这两次停机前也均未欠费。
电信客服对此解释,停机疑因夏先生存在电话营销或发垃圾短信等情况。目前尚未明确用户日通话多少次会停机,若接连三次被停机将有可能被销户,建议用户尽量少打电话。
对于夏先生自己从事媒体工作而非推销工作的说法,部分网友持质疑态度。

实际上,电话打太多涉嫌“骚扰”被停机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少网友纷纷分享自己的遭遇:

此前,据环京津网报道,部分济南市民称自己拨打的都是正常电话,却被运营商判定为“骚扰电话”而遭遇停机。
其中,有来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电话,起因是被市民投诉;也有来自普通教师的手机电话,起因是找家人有急事,自己连续给对方打了几十个电话才联系上,但因为在短时间内给同一个号码打得过多,被划入了骚扰名单。
而“中招”的用户也发出一连串质疑:自己每天也接到许多骚扰电话,为什么他们没有被停机?运营商整治真正的骚扰电话责无旁贷,但怎么保证正常的通话不被“误伤”呢?
运营商的回应是,他们也是按照统一规定操作,这是当今骚扰电话泛滥,为了保护机主的信息安全和减少上当受骗而采取的措施。
早在2018年,工信部下发了《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方案》,要求运营商增强外呼电话监测,做好不规范主叫号码和“响一声”“呼死你”等骚扰电话的甄别和拦截。系统自动检测到后,会进行关停。
那么骚扰电话的评判标准是什么?根据运营商工作人员的说法:
①主叫频次特别高,被叫频次特别低或几乎没有被叫;②平均通话时长都很短,可能一分钟以内就直接被挂断了;③主叫号码数量离散率很高,比如打了94个电话,其中91个号码都是不重复的。④省公司通报的数据里会有标记,比如被一些平台、用户标记为骚扰电话的,运营商会以此为参考。(至于被多少用户标记才能被列为骚扰电话,工作人员称无特定的标准,他们的骚扰电话清单都是由省公司下发的)
而一旦被评定为骚扰电话,想要恢复使用也不容易。
按照运营商的说法,如果想恢复通话,需要机主带着身份证去大营业厅办理,普通小营业厅无法解决,此外,如果用户的通话确实为正常的工作电话,那么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明,运营商会将其拉回“白名单”。并且,部分用户还会被要求说明复机用途以及承诺不再出现通话频繁的情况。
工作人员也给出了建议,用户拨打电话时尽量注意时间间隔,间隔时间可为几分钟,短时间内不要频繁呼叫。
值得一提的是,运营商称,上述几种情况,比如是否出现异常高频电话,都是依靠系统检测出的。言外之意,跟运营商没有直接关系,是用户自己打电话太频繁触碰了“骚扰”检测系统。
但显然,系统检测只能作为一种甄别骚扰电话的辅助工具,那么由此而来的名单也仅供参考,但具体是不是真的骚扰电话,可能还少不了人工核查。在核查结果出来之前,运营商不应该对“疑似名单”中的机主擅自停机。
简单来说,通话异常高频,不等于是骚扰电话;符合骚扰电话特征,同样不等于就是骚扰电话,这一点,运营商应该明确,否则,就很容易出现误伤的情况。而误伤后,还需要机主自证清白,同时还得自己承担来回奔波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自然会招致用户的强烈反感。
你遇到过类似情况吗?对于整治骚扰电话你有那些意见或建议呢?
(编辑:崔丽容)

科技

<< 31 32 33 34 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