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读]新势力的风卷起手机圈的浪,谁会踩在浪尖上?
  • 来源:踢车帮
踢车帮只为爱车的你!

导读
百花齐放,还是群魔乱舞?最近,造车圈非常热。华为、小米、OPPO、魅族、360、创维,这一串曾经或仍在专注于手机领域的企业们,纷纷锚定了“造车”这盘新棋局。我们在总结小米造车抉择的时候,这样写道,“小米常常应势而为,之所以选择造车,是因为势起了”。但是,当这么多企业纷纷投身造车时,我们又不禁怀疑,他们究竟是顺势者,还是跟风者。智能汽车究竟是不是下一个风口,而来到2.0时代,谁又可以乘风而起?  华为  说了多少遍,“我们不造车”华为没有在股票市场上市,但一举一动却深刻影响着一些“华为概念股”。5月24日,华为再度重申不造车。这一长期战略自2018年起,就没有任何改变。在华为的最新声明中表示,产业界需要的不是华为品牌汽车,而是华为多年积累的ICT技术能力。起因在于,近期有消息称,华为正尝试收购某本土汽车制造商的EV部门,甚至可能以入股形式控制北汽极狐。于是,股市躁动了,以北汽蓝谷为典型的华为概念股集中上涨。同时,华为早有计划选择北汽、长安、广汽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并支持它们各自打造新的子品牌。参考长安汽车,曾在5月20日发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长安蔚来将更名为阿维塔科技有限公司,并由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合作开发一款智能电动网联汽车平台,即CHN架构。在华为概念股的上涨潮中,长安汽车也是受益者之一。然而,就在华为重申不造车之后,诸多概念股又经历了一番“过山车式”的下滑。从目前看,华为不造车,不与车企“抢饭碗”,或许是最稳妥的做法。一方面,华为手握ICT技术,已经深度参与到汽车制造环节,暂时没必要自创品牌。比如,搭载华为自动驾驶技术的极狐阿尔法S已经上市,而但凡使用了华为自动驾驶技术的车,都可以经授权使用HI标识。另一方面,华为不仅要在制造上帮助车企“造好车”,还要在销售渠道上帮助车企“卖好车”。比如,华为与赛力斯合作推出的SF5智选版车型,已正式入驻华为旗舰店,借助华为渠道进行销售。除了暂不设华为品牌汽车,华为对于汽车行业的渗透已经非常深入了。  小米  年轻真好,有钱真好!小米正式启动造车项目,没有扭扭捏捏,反而非常坦诚。但也好像忽然打开了一个潘多拉魔盒,造车新势力2.0浪潮一下子兴起了。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雷军动情的演讲。毕竟,雷军说,这是他最后一次创业了。而且,这一次,雷军仍然要亲自上阵,担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CEO。小米造车的传播度非常广,行业多数持乐观态度。因为小米造车,不仅有决心,还非常有钱。在资金上,首期投资100亿人民币,未来10年,还将继续投资100亿美元。小米造车不需要其他人投资,因为它不差钱。当然,我们抛去情怀,再认真地思考一下小米造车的出发点。一方面,小米有自己的生态圈,从个人移动设备到智能家具,当智能汽车加入之后,也能补齐了智能出行这一闭环,小米造车有其合理性。另一方面,智能电动汽车将成为下一个技术风口,尤其当智能手机增长潜力见顶之后,智能汽车势必成为新的争夺点,诸多互联网公司不可能就此错过。所以,小米造车有其必然性。总之,造车涉及庞大的产业链,注定了这不是一条坦途。小米造车最终能否成功,且看且斟酌。  OPPO  先搞定车机互联又一家手机巨头进场了,它是OPPO。最开始有消息传出,OPPO集团正在筹备造车事项,背后的推动者是创始人陈明永。为此,他们专程拜访了宁德时代和中汽研等机构。不过,OPPO并未做正式回应。从已有的动作来看,OPPO确实已经涉足了智能汽车的相关环节,首先从车机互联这一板块开始做起。比如,在今年3月的发布会上,OPPO宣布旗下高端旗舰Find X3系列手机与理想汽车达成合作。Find X3系列手机可以作为理想ONE的蓝牙钥匙,靠近汽车即可自动解锁,由此实现无感车机互联。今年5月,OPPO再度宣布将与蔚来完成数字车钥匙的联合开发与测试工作。我们可以理解为,OPPO目前处于汽车行业Tier 1供应商的角色。将来仍要下场造整车吗?在造车门槛大幅降低的今天,不排除这种可能性。但我们认为,要抢占智能汽车这块蛋糕,造整车并非华山一条路。OPPO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在智能感知和交互等领域,成为更有技术实力的供应商,这未必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魅族  车载系统更容易与OPPO的抉择类似,魅族要挺进汽车行业,车机互联仍是最容易走通的一条路。4月底,魅族宣布,Flyme for Car车载系统首款合作车型即将正式发布。可惜只是虚晃一枪,最后发现,魅族仅是与MINI达成合作,推出了一款魅族涂装版的赛车。呼声渐高的车载系统也未亮相,一切仍在有序开发中。目前看,魅族姑且喊了一番出征誓词。下一步,敬请期待Flyme for Car车载系统的技术落地。至于造整车,应该是一个遥远的梦想了。  360  联合哪吒,联合造车360则是另外一条路线,既没有亲历亲为,独资造车,也没有广结善缘,大面积合作,而是找准了1.0时代的一家新造车企业,进行深度捆绑,投钱投技术,以“二股东”的身份加入新战局。
这家车企即是哪吒汽车,而哪吒汽车与360之间,最理想的状态,是形成一个联合互补的关系。360具备互联网基因,而且以网络安全起家,那么在智能汽车网络安全层面,应该会有更大的施展空间。在上一轮竞争中,哪吒汽车初步杀出重围,年销量超过了1万辆这条生死线,具备了活下去最基本的要求。有了产品,有了用户,互联网大谈的各种玩法,才有了落地的可能性。同时,双方深度捆绑,哪吒汽车也有望获得更多的资金与技术注入,面对下一轮的车市竞争,可以更有底气一些。  创维  拯救天美?创维汽车是另外一个典型。这次忽然进入公众的视角,是因为创维也要造车。但事实上,创维很早就启动了乘用车项目。一直以来,创维汽车都有另外一个马甲,叫做天美汽车。天美汽车的诞生同样有点曲折。2010年,南京金龙客车被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收购,之后重组为开沃汽车,专注于新能源商用车。2017年,开沃汽车发布了子品牌“天美汽车”。直到2021年,天美汽车正式更名为创维汽车。而且,创维汽车是有量产车的,也就是ET5车型,定位于中型SUV,售价区间为15.28-19.88万元。目前看,创维汽车最大的问题是知名度低,消费者基本没听说过这款车。同时,创维汽车的差异化也需要更加明确化。比如,创维汽车可与创维家电形成联动,但体验究竟如何?创维汽车的销售渠道有望借助创维家电的销售网络吗?具体效果如何?这些问题,其实都有待创维汽车进行解答,并付诸实践。  美的  我该如何做点什么?无独有偶,美的集团也要涉足汽车行业了。5月中旬,美的集团旗下威灵汽车部件公司公布了三大产品线,分别是驱动系统、热管理系统、辅助自动驾驶系统。以此为着力点,美的进军汽车行业,但强调“不造车”,而是专心做好供应商的角色。真要往前追溯,这也不是美的第一次与车结缘了。2004年至2006年之间,美的集团先后收购了云南客车厂、云南航天神州汽车有限公司、湖南省三湘客车集团有限公司,进入商用车赛道。但由于对市场出现错误判断,2008年,美的集团汽车业务陷入停产危机。自此,美的暂停造车项目,其长沙生产基地由比亚迪出资接手。这一次,美的重新认准汽车行业,核心出发点仍然是追逐下一个技术风口。但美的没有选择造整车,而是专心做零部件供应商,大抵也是总结了上一次造车的失败教训。毕竟,造零部件的利润也很高。而这条路一旦走通,完全可以解决家电行业的产值增长困境。所以,无需置疑了,汽车行业自然可以吸引到家电巨头纷纷驻足。  写在最后  明眼人都知道,当热钱疯狂涌入一个行业的时候,一定充满了泡沫。长远看,热钱可以起到催熟作用,但进入了正式淘汰期,则免不了留下一地鸡毛。智能汽车的市场红利摆在那里,逐利而来,无可厚非。只是,我们仍希望新势力2.0可以推动技术跨越式进步,真正将汽车行业带入一个新纪元。撰文丨曹安版式丨兔子点击“在看”,开启爱车一天▼

<<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