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帮“研究僧”,985不收了
  • 来源:经济观察网
从社会需求来说,培养那么多学硕确实没有必要。同时,专硕的发展一开始并不被大家看好,一是学生不青睐,二是学校不重视,三是就业机构不垂青,在此情况下各大高校被要求逐步提高专硕的比例。作者 | 俞杨
图源 | 图虫创意来源 | 中国新闻周刊

「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中国新闻周刊(ID:chinanewsweekly)」。
学硕>专硕>非全日制>单证在职,在硕士圈地位链条里,有985停招的是学硕。 近日,一则“复旦大学经济学院2022年起不再招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消息,引发关注。 相比多所985高校在部分学科领域停招学硕,近年来高校专硕比例不断扩张。专硕招生人数全面超过学硕,至今已4年。 在硕士培养转变趋势下,高等学历在膨胀。面向学科设置本科专业,面向就业培养专业硕士,面向学术研究培养博士,学历教育成为高消费?
名校弃车「最终取消哪个学院的学硕,是经过反复的磨合与权衡」
复旦大学王牌学院,停招学硕。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官网5月12日发布一则《重要通报》,称经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决定,自2022年开始,该学院不再招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 公开资料显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是国内较早从事经济学研究生培养的单位之一。1949年,学院前身经济系、经济研究所招收90名研究生,是新中国招收的第一批研究生。 在更早之前,复旦大学软件学院官网在2020年7月1日也发布了一则通报,称软件学院从2021年起不再招收学术学位硕士生。 复旦之外,近年来已有多所985高校在部分学科领域停招学硕。 早在2014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即宣布不再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改为招收金融、保险、税务、国际商务4个专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2020年,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发布通知称,2021年起取消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项目招生。 对比四川大学2019年、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2019年招收10名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次年改为15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近年来,随着专硕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尤其是985高校,开始对本校招生计划进行调整,将扩招名额大部分落实在专硕的招生上。 2020年,天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硕与学硕招生人数已经基本持平,在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的招生计划中,专硕的占比也已超过或接近40%。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向中国新闻周刊指出,从社会需求来说,培养那么多学硕确实没有必要。同时,专硕的发展一开始并不被大家看好,一是学生不青睐,二是学校不重视,三是就业机构不垂青,在此情况下各大高校被要求逐步提高专硕的比例。 当然,各大高校在其内部怎样去降低学硕比例、提高专硕比例,一直是一个纠结的问题,最终取消哪个学院的学硕,是经过反复的磨合与权衡。
专硕居上「 专业硕士培养与学术硕士培养是不一样的,不能成为学术硕士培养的“压缩版”」
取消学硕是眼下的事情,降低学硕比例却是较早之前的打算。 早在2012年复旦大学经济学系90周年生日的时候,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就已表示,将招收学硕/专硕的比例从2:1降到1:1然后是1:2。 我国从2009年起开始调整研究生培养结构,随后作出了“到2015年全国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将达到1:1招生比例”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 2015年,我国专硕招生规模占比44%,与学硕规模基本持平。2017年,专硕招生人数首次超过学硕,成为研究生教育主体。2019年,专硕招生规模占比达58.5%,接近六成。 2020年9月,教育部官网公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明确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将专硕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2/3左右。 2020年研究生扩招18.9万人,其实是有着比较明显的侧重,将重点投放到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应急领域,重点投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专业,而且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以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为主。 当然,专硕快速发展,问题同样显著。一者,专硕学费过高的问题不解决,盲目推崇专硕并不是提升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二者,国内高校学硕和专硕培养同质化问题比较严重,尤其是工科被指几乎没有区别。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指出,专业硕士培养与学术硕士培养是不一样的,不能成为学术硕士培养的“压缩版”,要求学校加强师资建设、课程建设,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储朝晖指出,专硕与学硕培养的同质化,跟职业教育普职分流有点类似,都是简单以考试分数作为划界标准。现在硕士阶段的培养,还是过于看重各门学科的考试分数与论文,如果这种评价标准不改变,专硕与学硕的发展依然是有问题的。 储朝晖认为,专硕与学硕分流,硕士培养的评价标准也应多样化。要真正让专硕健全地发展,就应该建立更加精细的专业评价。
学历膨胀「面向学科设置本科专业,面向岗位培养专业硕士,面向学术研究培养博士」
学硕停招,今后的学术研究由谁来承担呢? 主要由博士来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官网3月19日的通知中明确表示,优秀本科生攻博夏令营是经济学院选拔攻博生的唯一渠道。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自2021年起,对研究生培养结构进行调整,增扩博士研究生项目招生。2014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将学术型人才培养,定位于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 2020年7月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对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总体设计与定位,未来高层次研究人才将主要以博士教育为主。 不过,储朝晖指出,优秀本科生直接读博可能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通道,但是不是能够解决所有问题?特别是一些学生在本科阶段表现优秀,到后面博士阶段还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再者,本科生直接读博,从人才培养来说,未必是很好的路径。如果是在本校读博,那么学习经历、视野就没有很好地拓展开来。比较杰出的一些人才,都是上过多个学校,甚至跨过多个专业,有这种经历的人后来更容易有所成就。而本科生直接读博,跟这样的路径正好相错。 至于学硕停招后的专硕培养,则主要以应用型人才为主,面向就业。 于是,面向学科设置本科专业,面向岗位培养专业硕士,面向学术研究培养博士,学历在多年高等教育扩招中无形膨胀了。 硕士研究生的定位,今天确实要转变。1990年,全国硕士招生3万人,博士3300人。2020年,硕士招生超过了100万人,博士超过了10万人。 熊丙奇指出,在硕士研究招生规模超过100万之后,作为过渡性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应该增加专业硕士招生,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避免学术型人才过剩,“学历高消费”。 根据国家对专硕的定位,其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由于近几年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社会整体就业门槛提高,追求高学历的就业敲门砖,成了多数大学生的考研动力。 中国教育在线于2020年做过一项考生考研动机调查,调查显示:选择考研的主要动机之一是提高就业和从业的核心竞争力;此外,为了获得研究生学历而考研为第三动机,其本质还是就业。 今天人们谈到研究生,更多会想起就业大军。

 The   END 

推荐阅读
No.1 无声的跑者消失在狂暴的风雨中No.2 华为三年来第七次重申“不造车” 概念股应声下跌北汽蓝谷、长安跌停No.3 我的导师袁隆平:他是一个不可复制的人No.4 图集 | 送别袁隆平:明阳山殡仪馆排队献花的守夜人No.5 河北开发商海南买房陷纠纷:优惠82万买了工抵房 千万购房款难要回
记得扫码关注呦




微信号 | eeojjgcw新浪微博 | @经济观察报

教育

<< 6 7 8 9 10 >>